今年电影暑期档,无论如何,你会记得一部电影,那就是《小时代》。随着《小时代2》的上映,全城再次陷入热议,那就是《小时代》究竟有多烂、烂在哪。虽然高群书导演的《一场风花雪夜的事》与《小时代2》正面死磕,但影院排片说明,盈利才是影院经理们最关心的事情。《小时代2》一天排片十几场,而《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以及其他电影的排片只有这部电影的零头这么多。开局便是2个亿的票房,无论如何,郭敬明又一次赚翻了。
似乎是赶了《小时代》的趟儿,韩寒的《一座城池》也即将在9月份上映,虽然把电影交给了孙渤涵拍,但“韩寒作品”无疑是电影最大的卖点。作家当导演并不新鲜,早前尹丽川就有《公园》、《与时尚同居》等很多电影上映,但似乎赚钱不多。作家转行从影,个人所图不同。 孙婷/整理
郭敬明不仅会写书还当起了导演,这个消息对大家来说或许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很多人也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在等待着《小时代》。毕竟是新人导演,这样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但是在整个主创团队的心里,大家都是毫无保留的相信并认可郭敬明当导演这样一件事情。郭敬明说:“电影是自己对原著小说的二度创作,毕竟电影是适应大银幕而不是为电脑屏幕度身定做的。”如果大家要想看到小说故事和人物的另外一种可能,电影《小时代》会提供给你更多的精彩。郭敬明把小说“翻译”成了电影语言,并提供给大家超越小说之外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就是郭敬明做为导演的优势。
“作家商业电影”特指一种华语电影中也许能成为新鲜模式的现象。郭敬明自己也表示,小说家是天生的导演,因为他们有对故事的敏感度以及对剧本的高标准严要求。当然,这也不是说每一个小说家都有调度起一个剧组去完成一部电影的毅力跟能力。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学会自己不熟悉领域里的专业知识。当所有演员都感叹“郭敬明当导演原来是这么专业”之时,其实他早已为自己的这个梦想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虽然票房不错,但《小时代》两部电影都遭观众吐槽,电影评分网站上打分垫底。不少网友对《小时代1》的吐槽还有些“意犹未尽”,《小时代2》又赶着上映,很多网友觉得挺受“刺激”的。不少人觉得,此片的毛病依旧一大堆,比如“场景的华丽堆砌”、“空洞的人物灵魂”、“滥用特写镜头”……在众多电影网站上,本片的评分尚不如上一部《小时代》。
吐槽的同时,众多网友还开起了玩笑,称看完此片需要勇气。网友“KAK”调侃:“如果男朋友陪你看《小时代1》还不足以证明他爱你,那强迫他陪你看《小时代2》吧。”网友“宇文翮”认为:“原来郭敬明不是拍了上下集电影,而是把一部电影的内容通过慢动作拉长成两部啊。”不过,也有众多粉丝力挺此片,网友“木木月”霸气地表示:“有本事你别看啊你,别看啊你!”
对于种种质疑,郭敬明说,对于《小时代2》,能有一两亿票房就满足了。这个目标不难实现,目前已经达到,只是让人琢磨不透的是,除了票房,郭敬明能否谈谈电影的其他价值?
马原
纯文学作家拍电影尽是悲哀
从“中国先锋小说的开山鼻祖”到“象牙塔里的传道授业者”,冠在作家马原头上的称呼也一直在变化,这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所以,他又根据自己的作品拍摄了《死亡的诗意》,这已经是2004年的事了。
虽然身兼多重身份,但马原对自己的定义则是“一名职业故事讲述人”,“我一直认为电影体验是特殊体验,电影不必那么常规。而电视剧不同,电视机是有遥控器的,随时可能换台。看电影和看电视剧特别不一样,电影院把所有的空间都黑掉,只有一个局部的呈现,让你只能集中精神。在电影院里,你和陌生人一起看,你不可以出声音,不可以走来走去。作为特殊体验的电影是可以摒弃常规做法的。”
虽然只有200万的投资,但马原却说希望这部电影偏商业片,他曾说,这部电影不会是一个纯粹的作家电影。“但它又是一个作家的作品,马原我本人是原著加导演,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偏艺术的商业电影。”只是最终,《死亡的诗意》并未能如愿上院线,这或许是一个纯粹作家拍电影的悲哀。此前,马原还曾拍过一部血本无归的纪录片《中国作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