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冲兑液态奶拷问监管责任
“塞5元钱” 多些温情少些暴力
“小孩缺钱被赶下公交”折射多重道德困境
食用冰块不如“马桶水”, 谁之过?
让文明成为图书馆的通行证
下一篇4 2013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奶粉冲兑液态奶拷问监管责任

堂吉伟德
 

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荣禄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内的液态奶市场存在着普遍的欺诈行为,我保守估计,可能60%以上液态奶都是由奶粉冲兑的,里面添加了各种香精和添加剂。”(7月21日《重庆时报》)

科学地说,液态奶应当呈现出“天然”与“人工”两种状态,天然的就是真正的纯牛奶,是经过一定杀菌处理的鲜牛奶;而人工的则是购进奶粉进行冲兑,差异就在于,工业化生产的液态奶添加了各种香精和添加剂,使之更有利于保存和增加口感,但也具有了更多的潜在安全隐患。

液态奶真实状态标注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基本的商业信誉,更维系到奶业的健康发展。因为天然和人工的消费需求完全不同,若是以“人工”取代了“天然”的需求,必然导致公众无法从需求的角度,对供给进行矫正,并因之发挥产业链的倒促效应,让源头养殖被真正重视并获得良性发展的机会。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液态乳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用奶粉冲兑而成的牛奶必须注明“还原乳”或者“复原乳”,2007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也有相关规定。然而,现在市场上没有多少企业在产品上标注这样的说明,更没有标注奶粉占了多少比例,说明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监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位问题。同时,若国内液态奶60%以上都由奶粉冲兑成为事实,那么也给如何更好地管好奶业,出了一道管理测试题。

冲兑液态奶以“纯牛奶”的姿态横行于世,监管责任应当接受拷问。当务之急是,必须通过强制性惩罚措施,让液态乳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得到执行,让企业的法定责任被真正“还原”,使消费者的知情权获得充分的尊重与保障;同时,对于奶业的发展,特别是鼓励和促进养殖户养殖,提高奶源的产量,要有明晰的产业导向,并使之得到切实的执行,如此国内奶业质量才会获得质的提高。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