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摒弃“华美路线”值得一赞
毛笔填写录取通知书: 大学最好的第一堂课
“吃毒大米没事”的监管态度令人齿冷
“黑暗化”的童话 更适合成年人阅读
非常道
司法判决应让好人不再难做
3上一篇 2013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司法判决应让好人不再难做

刘敬尧
 

2011年10月,成都市龙泉驿一条道路上,多辆汽车先后撞上60多岁的老人,前面几辆车逃逸,最后一辆车的彭姓车主没有跑,还主动报警。龙泉驿法院认为,最后一辆车碾过老人时,老人还有生命体征,判决最后这辆车主赔付近40万元,其中31万元由保险公司承担。(7月16日《华西都市报》)

法律是维护道德的底线,对社会价值观有极强的引导和示范价值。人们能从法院的一纸判决中,读出公平正义,读出惩恶扬善的理念。可现实却是,近年来,多起地方法院的司法判决都让人备感失望。南京“彭宇”判决过后,全国各地均出现了路人不敢扶倒地老太太的尴尬现实。而这次成都对于碾压老人案件的判决,则让人怀疑,是否会出现一波鼓励碾压事故过后逃逸的浪潮。

回归成都碾压案件本身,几处疑点让公众无法认同这一判决。首先,在这起碾压事故中,第一辆撞倒老人的车辆是主要肇事车辆,这辆车肇事后逃逸,并由于逃逸行为造成老人被后续车辆碾压,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不仅应承担刑事责任,更应当对事故负主要赔偿责任。其次,法院认定彭姓车主是碾死老人,而非碾压老人遗体的证据,仅仅是他曾作出的“看到老人腿动了一下”的陈述。仅凭一面之词,缺乏法医鉴定上明确的证据支持,这样的判决也不符合“以事实为依据”的法律精神。

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依法行使的审判权,应当尽最大可能去实现公平正义,去不断提升社会的道德层次,让好人能够体会到司法对于自己良善之举的保障,不再被“好人难做”寒了心。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