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过去十多年,安徽城镇化水平急剧加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阶段。但是,同期居民消费率却持续走低。日前,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经济蓝页》,为提升消费开出“良方”。
材料显示,安徽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8%上升到了2012年的46.5%,年均提高1.54个百分点。同时,与全国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的差距也从8.2个百分点,缩小到6.1个百分点。
但是,居民消费率并没有随着城镇化率的上升而走高。统计显示,2000~2011年间,安徽城市化率提高了16.8个百分点,但同期居民消费率却由2000年的37.1%下降到2011年的33%,低于全国2011年的38.9%。
分析指出,安徽城镇化未能有效拉动消费可能与居民长期以来“重储蓄、轻消费”的观念和习惯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户籍、社保等体制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
分析认为,要从制度上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保障城乡人口在就业、居住、教育、社会保障、公共设施与福利服务等基本权利的完全平等,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之具备持续消费的能力和信心,以此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
此外,对于拖累整个消费增长的“短板”——服务消费,分析指出,在大部分新城镇产业根基不牢需求又相对旺盛的情况下,应大力改革和发展服务消费,“比如家政、养老等纯生活服务业,要降低服务价格、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