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低保成炫耀 公平就会失去
2013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当吃低保成炫耀 公平就会失去
黄山市乌石镇夏村村群众评议,原152名低保对象“清退”70名
记者 张火旺 陈明 文/图
村民老俞指着群众评议的低保名单说很服气
 

想吃低保?你必须混得好!由于群众反映强烈,黄山市黄山区选择在乌石镇夏村村试点,推行“低保评议权”交与群众,结果全村152位低保对象,被群众“清退”了一半,有房有车有关系的今后不能指望吃低保了。

日前,记者在乌石镇调查发现,当地低保乱象依然存在。

能吃低保才有“面子”

在黄山市乌石镇夏村村,历年来吃上低保成了“面子”的象征。“包括有房有车的一部分人吃上低保后,还四处吹牛说他有关系。”李桂设是夏村村李家组组长,也是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他告诉记者,一名刘姓村民在外面做生意,买了小车和商品房,竟然在村里也能吃上低保。

6月21日下午,在夏村村俞家组的路口,村民老俞指着张贴在墙上的“夏村村2013年低保评议上报人员名单公示”,声称他没评上低保,但他很服气,“这次评议都是群众代表弄出来的,都是比我还困难的,不像以前评低保是村里和镇里的干部说了算。”

对这次评选,最有成就感的是俞家组村民吴遵,作为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委员,他说实在看不下去了,去年9月份开始不断反映,引起了上面的重视。“低保人员过去安排完全是村干部说了算,一部分真正困难的家庭却吃不上。”他说,即便一些困难户吃上了低保,每月给多少钱也是村干部说了算,有关系的每月能拿到120元,没有的只能拿到45元。

挤出一半的低保“水分”

记者查看了本次群众评议的低保人员公示名单,共有108人,村小组和姓名都详细明了。

“评议前低保对象共有152人,群众评议时否决了其中的70人,新增了一部分家庭非常困难的低保对象,所以最后确定是108人。”夏村村主任左寒英说,她是2011年8月份当选村主任的,当时她建议谁吃低保由老百姓自己做主,但她说话没人听,所以导致全村“人情保”乱象普遍。

去年底,因群众反映强烈,原来的村支书和另外两名村干部接受调查,左寒英的工作才得以开展。

老村主任刘天云是这次低保评议的代表之一,他认为此次完全做到了公开公正。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挤掉了水分后,一部分该保没保的家庭终于有了生活保障。“孙小贵女儿上大学,儿子患有精神病,却因为没有关系一直吃不上低保,的确很不公平,这次群众评议,她家拿到了一类低保,每月能领160元。”

村支书称评议理应公开

记者了解到,夏村村原村支书因经济问题被立案调查后,黄山区一中的汤慧建老师挂职夏村村支书。他上任后,该村正式首次启动了“群众评议低保”的作法。

在夏村村群众评议挤出一半的低保“水分”后,这一数字也让当地有关部门感到吃惊,黄山区政府肯定了夏村村进行低保评议“试点”的作法。

记者:此次黄山区在夏村村开展“群众评议低保”试点,以前的低保评议按规定不需要群众参与吗?

汤慧建:准确地说,评议低保本来就应该群众说了算,做到公开公正。有关低保评议的文件明确规定了由村“两委”、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人组成评议小组,我只是按照文件精神来办,也算不上什么“试点”。

记者:“群众评议低保”怎么样才能保证客观公正?

汤慧建:从3月份开始,群众等组成的低保核查组上门入户,对全村152位低保对象以及新申请的对象开展调查,现场拍摄申请人情况、房屋外观、病例诊断、出院发票等,为后期集体评议提供直观印象,让群众更好判断和选择。规定村“两委”亲戚一律不参与低保评定,村“两委”亲戚确有困难的,采取送温暖的方式给予帮助。

乌石镇拿低保“封口”?

采访中,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在乌石镇,乱吃低保的现象比较严重,都是村镇两级干部说了算,不只是以前的夏村村。“在乌石村包家田组,镇政府征用农田搞房地产开发,因群众意见大,镇政府让村民集体吃低保”。

记者来到包家田组进行调查,村民们认可了有八户人家全家吃低保一事,称农田大部分被镇政府征收,盖上房子卖出去了,而每亩的补偿包括青苗费仅为9100元。老百姓上访后,镇政府答应剩余土地人均不足五分的,全家可以吃低保,这才将事态平息。

“他们都吃了好多年,我们家的两亩农田也被征了,剩下的多为难以耕作的荒地,但因为人均面积超过了五分,不给吃低保。”村民吴翠兰为没能吃上低保感到不平。

今年48岁的村民张成凤向记者出示了全家领取低保的存折,上面显示2006年全家开始吃低保。张成凤的丈夫45岁,在外务工,也享受低保。“征地补偿太低了,镇政府才用低保来补偿,我们家五个人吃低保。”

村民苏和明家早在十年前就盖起了楼房,家庭经济收入也不错,但因为征地补偿太低,也有五口吃低保。最近一段时间他多次去找镇政府,要求给7岁的孙子上低保。

镇领导称 “我们只是变通一下”

记者查阅了黄山区有关低保的规定,低保并没有包括征地对象。随后记者来到乌石镇政府采访。

记者:包家田村民反映征用农田用于房地产开发,因补偿标准太低,镇政府让他们全家吃低保?这会不会影响到该保未保的人?

张书记(乌石镇党委):只有部分征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他们的低保是镇政府搞的,不影响别人。

记者:他们领取的是镇政府的钱而不是民政的钱?

张书记:还是民政的钱,上报民政的低保对象。

记者:文件里没有规定这些征地对象可以全家吃低保,你们这么做是否违规?

张书记:我们只是变通了一下。

编后

别让“民心”工程 变成“寒心”工程

最低生活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而作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关系群众衣食冷暖的民生工程。

但是,在有些地方,尤其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低保被少数人钻了空子,甚至有些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对“低保”的作用随意“变通”。低保人情化、权力化,势必会让真正需要低保的人得不到保障,民心工程沦为寒心工程。为此,本报记者特选取黄山乌石镇在执行国家低保政策中出现的偏颇现象和他们探索群众评议的举措,旨在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事实证明:低保政策打破一言堂,撕开人情网,发动群众评议,才能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才能规范推进。      周玉冰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