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合肥长江路沿线设置的7个轨道交通站点正式进入封闭施工阶段。随之而来的,是13条公交线路的调整。此前,交通管理部门曾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发布相关信息,但主要集中在周末休息时间,同时发布的部分信息较为混乱,以致市民知晓率不高。昨日上班早高峰,长江路出现大面积拥堵。不少市民抱怨交管部门信息公布过迟。(本报今日07~09版)
长江路是合肥市城区的主干道,主干道封闭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单位,如市政、交管、公交公司,对施工可能会导致的拥堵后果,一定有充分的估计。在本报昨日的报道中,也提到了一位交警关于“堵车”的警示。问题在于,在市民出行这样的民生大事上,相关部门的“提醒”,时间似乎略嫌迟了一点,方式也略嫌草率了一点。
不可否认,合肥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交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3年前,私家车的上牌率就已达到每天300多辆,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与落后的道路条件,给合肥的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这也是近几年合肥修建高架桥,拓宽主干道,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直接原因。但是,城市交通水平的提高,并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水平,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软实力,同样不可忽视。
正如一些被长时间堵在长江路,或坐错了公交的市民抱怨的那样,这一次,相关部门的封路和改道信息,发布得太迟了。应当提前十天,甚至是半个月就进行预告。另外,发布时间刚好又在休息日,所以市民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在发布方式上,仅仅通过传统媒体仓促公布,而没有利用更有保障的短信提示等方式。这些抱怨无非是在表达一个意思,职能部门需要改进服务水平!
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得更好,“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政府转变工作职能,创建服务性政府,但在一些管理职能较多的部门,似乎服务的意识和精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到交管部门而言,尤其不能只在管理方面上心积极,一涉及民生服务方面的工作,就草率应对,甚至是“放羊”。
正如前面提到的,合肥是一座生机勃勃、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近年更是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力争跻身大都市之列。这一发展目标,要求政府无论是在工作效率还是工作方式上,都要有更大的创新和突破,所以,相关职能部门也要为自己树立更高的标杆,你们工作的辛苦,市民们都能看到,也很感谢;此刻提出更多要求甚至更苛刻的要求,是希望这个城市更加美好,相信你们也能理解,并视为改进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