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年一度的毛坦厂镇“送考节”到来。当日,六安市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租用70辆大巴车以及来自各地家长自发组织的千辆私家车聚集在此,为万名考生送行、助威。坐落在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被誉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学,2013年度高考人数已达到11000人。(本报今日04、05版)
11000人的考生规模,恐怕确实世所罕见,不过毛坦厂中学的“神话”,还不单单体现在考生人数上,据该校官网资料显示,该校建校以来,先后培养了16000余名优秀人才走向北大、科大、复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仅在2012年,就有7626人达本科线,本科上线率高达80%。在应试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一个并不具备生源优势的中学,能在高考中取得这样辉煌的战果,也难怪它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瞩目了。
在昨天的送考现场,学校组织送考的70辆大巴车,各地家长自发组织的上千辆私家车,成千上万人的送考队伍……这样宏大的场面不但让本地媒体趋之若鹜,甚至还引来了央视的航拍。这一切,让毛坦厂中学头顶原本就闪耀无比的光环,更增添了一丝神奇和诡异的色彩。
中国人重视高考,数以亿计的家庭,更是把高考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这正是毛坦厂以及同类中学能大获成功的原始动力。但即使如此,毛坦厂中学作为“神话”缔造者,显然在教育资源竞争的过程中,使用了更多自创的独门“武器”。否则,一个偏远小镇(毛坦厂镇)的中学,是无法吸引来自全省各地甚至外省的学生前来就读的。
据市场星报记者2008年的调查探访,毛坦厂中学成功的秘诀其实并不玄乎,无非是严格管理,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苦字当头,倡导学生苦学,老师苦干。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天几乎要花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学习上,而老师的教学成绩,跟待遇挂钩,师生的压力都很大。随着升学率的逐年提高,逐渐吸引了各地的高考落榜生来毛坦厂复读,而这些复读生,又有一些底子比较好的,长此以往,形成了良性循环,升学率越来越高,毛坦厂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响亮了。
从毛坦厂中学的成功路径来看,外界所谓的教育“神话”,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但很容易复制,而且也绝对能学得“不走样”、“出成效”。事实上,仅在安徽其他一些地方,教学模式与毛坦厂相同的学校,就有不少。如枞阳县的会宫中学,虽然规模不及毛坦厂中学,但整体教学思路、管理模式都如出一辙。这样的学校,在“一考定终身”的现实语境下,不但受到家长的热烈追捧,也被大部分考生默默接受了。
在百度贴吧中,一篇名为《毛坦厂中学的神话背后》的帖子,对该校应试做法有大量诟病,但受到了来自毛坦厂毕业生众口一词的攻击。他们普遍认为,虽然求学阶段很苦很累,但不失为人生中一场重要的磨砺,特别是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他们纷纷表示很感激母校。这是一种令人五味杂陈的现实错乱——虽然应试教育已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但高考依然是中国目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对大部分平民家庭的孩子而言,如果没有高考,这个社会可供他们选择的机会更为稀少。正如去年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那句高考励志标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毛坦厂中学在高考中屡屡斩获佳绩的另一面,是学校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陷入“题海战术”和“死读书”的漩涡,但这类操作在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只不过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回到本文的题目,毛坦厂中学的神话,虽然并非不可复制,但一般学校在考察过毛坦厂中学的教学模式之后,恐怕就望而却步了。何况,今天的毛坦厂,因为在高考中的成功,已经和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形成了紧密联系,据报道,目前毛坦厂镇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了当地人口,外来人口的租房和其他消费,已经成为该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他中学即使想学“毛坦厂模式”,恐怕最终也未必能达到毛坦厂中学现在的规模,更谈不上超越了。
不过,更值得探讨的是,有必要推广毛坦厂的成功经验吗?一些教育专家曾经表达过对毛坦厂教学模式的担忧,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缺失,让他们成为考试机器。而在中学教育一线的研究者则表示,现有的教育制度下,不能对类似毛坦厂这样的学校进行苛责。一个学校的好坏,固然不能单以升学率来评估,但就目前来看,升学率仍然是决定学校在教育资源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在确保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我们应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对学校加以引导,或许到那时,我们就能以更为健康的心态来看待毛坦厂中学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