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央纪委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一次全国性的会议只开了20分钟。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讲话,只用了10分钟。(5月29日新华网)
这次中纪委电视电话会议以纪检监察系统清退会员卡为突破口,向世人宣告了新的反腐课题。除此之外,本次会议的会风之简洁、效率之高效,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一个全国性的电视电话会议,仅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部署,而王岐山书记的讲话也仅仅用了10分钟,会议之精简,让许多人大呼不适应。
一个位于体制之内的人在职业生涯之中究竟要开多少会?据2008年6月份上半期《半月谈》的一组数据: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一年中参加的大小会议、活动绝不会少于1000个。同时,有些会议异化为公款游玩和公款吃喝。有顺口溜为证:“会前定调子,会上排位子,会中念稿子,会后拿筷子”,“开三天,玩三天,转转悠悠又三天”。
如此会议体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负能量”。一是,会议占用了官员和公务员大量时间,大大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对此有人讽刺道,“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二是,过于讲究排场和形式,官话套话连篇,让形式主义泛滥成灾,对此,《人民日报》还曾评选最反感的官话套话,之如“高度重视”、“取得阶段性成绩”等用语榜上有名;三是,“会议经济”,会浪费掉大量公共财政,2011年发布的《中国会议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每年举办各种会议多达几千万个,“产值”已达万亿元。
“20分钟会议”当成官场会议的常态。实实在在地开好每一场会,拒绝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从现在开始,从开的每一场会做起。对此,每一位身在体制内的人员,都应该从会风和文风上去改变自己,改变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