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婺源人朱熹创立宋明理学以来,古徽州婺源人更加热心于儒学和功名、对知识和文字有着相当的膜拜,谚称“书乡”之名并非虚誉。
当地人即便不能考取科举也一定要读书识字,晚清秀才、婺源济溪人游锡珍在《浣香居遗稿·代董藻全题负薪读书画图》中描述当地追求上进负薪耕读的普遍现象:“朝出樵暮归读,斧声书声朗山谷……把卷咿唔歌当哭。境遇虽穷志自坚,升沉何足关荣辱。”在这些累世科第的家族中,大畈汪氏、桃溪潘氏、沱川余氏、济溪游氏、方村叶氏、城东董氏和桂岩戴氏等家族最引人瞩目。
究其文化渊源来讲,古越文化是传统徽州文化的文脉源头,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则为传统徽州文化注入了进取创新的活力因素。
徽州文化名家众多,比较有名的尚属小溪的项氏。
沱川余氏
依山傍水、高墙黛瓦、飞檐翘角,婺源理坑和徽州所有的村庄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
婺源曾隶属于古徽州,理坑与黟县只隔着一道山。
但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很少能把这个位于婺源县沱川乡的小地方排除在外。
因为,从明朝到清朝中叶,从偏僻的理坑村里走出了多名学士、进士。
据《沱川余氏宗谱》记载:沱川余氏始祖为余道潜,与朱熹的父亲朱松同为宋徽宗重和八年(1118年)同科进士。余道潜于庚子年(1120年)由安徽桐城迁至沱川篁村。1206年,其后代余景阳迁居理坑。就算从那个时候起,理坑也有800多年历史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余氏一门带着梦想从深山里走出去,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明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明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明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清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
余懋衡为余氏第十七世孙, 32岁时中进士。从小读书很用功,6岁时就能吟诗作对。长大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后,四处为官,每到一地,都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如开凿石渠、上书朝廷取消矿税、赡养贫苦、赈济饥荒等。
据说,余懋衡刚考进士时,被派出带兵13团营与侵犯边境的匈奴交战,余懋衡是文官,军事上要生疏几分,所以双方交战时中了对方诱兵之计,被团团围住,幸好被敌营中的一位老乡所救。在老乡的帮助下,余懋衡带领13团兵士击败了入侵的匈奴,平定战局,得到皇上的奖赏,连升三级。
现理坑村还保存着当年南京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府第“天官上卿府”。
余懋学也是余道潜十七世孙。余懋学小时沉着果毅。传说,他十岁时,村里闹鬼,人心惶惶,可余懋学不怕。有他在其他人胆都大起来。那鬼见到余懋学就逃的老远。一村人都估量他能“出仕”。
他父亲余世儒(瑞安令)世称念山先生,讲究圣学。余懋学十六岁时,听父亲讲解王阳明学问,感叹说:“学怕不真,与其道貌岸然,做伪君子,倒不如率性而行来得真实。”
他这种追求率真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仕途,决定了他的终生。
余懋学生平为官清廉,《明史·本传》称他“夙以直节著称”。
济溪游氏
济溪村位于婺源县江湾镇东北部,自开基祖游愆于南唐间从青州迁此,济溪村历今已逾千年历史。
济溪游氏科甲及第人数的数量,在整个婺源县科举世家大族中的排名极为靠前。同沱川余氏一样,济溪村也是婺源县唯一的游氏聚居村,即使在当代婺源济溪游氏总人口也不过800余人,在明代若以科甲及第人数占据宗族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来看,整个婺源县取得辉煌科举成就的家族也仅有大畈汪氏、桃溪潘氏、沱川余氏等极少数家族,可以同济溪游氏相侔。
在徽州的进士榜单上,游氏在明代共6人,清代有1人位列其中。他们是游震得、游醇卿、游应乾、游朋孚、游汉龙、游有伦、游方震。
其中,依靠自学考上进士的游震得尤为突出。
因家庭贫寒,少年时,游震得一边砍柴卖柴,一边抽空读书。嘉靖十七年(1538年),年已30多岁的游震得依靠自学,一举考上了进士。
游震得任监察御史时,格尽言官职守,在任期间先后就国家大计进谏献策几十件,以清廉闻名。
因政绩卓著,游震得升任左副都御史,并担任福建巡抚。当时,日本海盗集团正在东南沿海大肆骚扰,游震得慧眼识英雄,举荐了谭纶、戚继光、欧阳深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抗倭名将,为扫除倭寇立下不朽的功勋。
他与谭纶、戚继光等人曾一月三捷会战浙江打击倭寇。但因游震得升迁之后,未曾向严嵩进贿,严嵩“责其馈遗不至”。加上后来倭寇突然南窜福建,攻入兴化等地,游震得被免去巡抚职务。游震得感到自己身为封疆大臣,兴化失守应当受到责备,但他没有想到因为素来无私馈的习惯,却丢失了巡抚的官职!于是愤愤离职。
不久,游震得又被重新起用,在南京督辖粮储,但兴化一事仍经常受到一些人的责难,于是他下决心辞官归田。
回到家乡之后,他把家产全部分给弟妹,还捐俸金设置“平仓”,赈济贫困乡亲。他家居的书屋北面紧靠溪水,为使河道畅通,他让出一半位置还溪水,郡守敬佩他的情操,特为他题写赠送了“让溪书屋”的匾额,学者因此也尊称他为“让溪先生”。
济溪游氏族人为保证家族科甲事业不衰,还兴建了众多书院学舍,为人才培养提供场所。明朝中叶以来,济溪书院学舍数量颇多,而且还有大量馆塾山房。
明清时期,济溪游氏良好的读书氛围成就了庞大的初级功名拥有者、培养了大量习儒者,并且为周边州县提供了大量师资力量。乾隆《济溪游氏宗谱》卷21《选举志·明经》收录明代214人、清代51人。
这些人,后来有的中举甚至登进士第,但由于科举名额的限制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更多人一辈子只拥有初级功名而终老诸生,以其下层文人的身份默默在乡间或异地实现自身价值。这些人在徽州乡村社会中往往充当塾师,倚靠束修谋生。
小溪项氏
桂溪现名叫小溪,在歙县绍濂乡,据说是朱熹到过桂溪,题写了“莫道溪流小,深源更可寻”的句子,桂溪便改名为“小溪”了。
后唐清泰三年(936),睦州项氏二十七世祖绍公隐居桂溪,为小溪项氏始祖。
旧时还有北宋岑山书堂,宋代大儒朱熹题有《岑山书堂》诗。唐寅、董其昌、梁同书、丁云鹏、八大山人等曾在这留下芳踪或墨宝。
清朝的项守约是位国学生,对盐政特别有研究,浙江巡抚李卫在雍正四年兼理两浙盐政时,项守约协助李卫整饬浙盐,兴利革弊,事迹被收录入《两浙盐法志》。
项守约的玄孙项晋蕃,他是钱塘县学附贡生,曾任两淮盐运淮南监掣同知、泰州盐运分司运判、通州盐运分司运判、海州盐运分司运判等职,职务都与盐政有关,并编有《淮北票盐续略二编》十卷。
项晋蕃的堂伯叔中,还有两位知名人物,一位是数学家项名达,道光六年(1826)进士,著有《下学葊算书三种》等;另一位项鸿祚,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是清代有着很大影响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