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服役36年的骆岗机场即将光荣退休,这个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合肥发展历程的机场,承载了太多的辉煌与记忆。昨日,多位参与建设骆岗机场建设、管理、运行的老民航工作者接受了星报记者采访,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骆岗故事……
选址
机场选址骆岗并非当初唯一选择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合肥东部城区工业的发展,三里街机场已经完全被厂房和居民区“包围”,而机场的跑道、航站楼都无法再满足民航的需求。
是扩建?还是异地重建?
1971年初,相关部门拿出了三套选址方案,分别是三里街、大蜀山和骆岗。
原民航安徽省局机场部经理雷雄伟告诉记者,“为何初选方案中会有大蜀山?这是时代背景决定。当时建机场不光是为了民航还有备战需求。可大蜀山毕竟就是一个小山坡,而且在山体旁边建机场,也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因此这一方案最终被否决了。”
最终合肥机场场址选定在骆岗。
规模
骆岗建成时规模在华东仅次虹桥
不光是合肥市民,很多外来的游客都觉得骆岗机场太小、太旧,与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符。甚至还有网友形容“骆岗机场就像是一个县城的长途汽车站”。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骆岗机场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可是很给合肥人“长脸”的。
原民航安徽省局副局长郭金桥说:“这样的规模当年在华东地区来说绝对可以排在前列,仅次于上海虹桥机场。在全国范围来说,除了北、上、广,也没有多少机场能比骆岗强出很多来。也正因为这一点,合肥骆岗机场,一直都是上海机场的备降机场。”
感言
老民航遗憾骆岗机场规划不够长远
“合肥机场要搬家了,这对我们老民航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合肥太需要重塑机场这一城市形象的第一门户了。”
郭金桥说:“为机场工作了一辈子,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当初我们规划、选址目光还是不够长远。可当初,谁又能想到合肥会发展得如此之快?2000年我退休那一年,骆岗机场的年吞吐量才60万-70万人左右。现在都已经超过500万人。”
“骆岗机场建成初期,大家都觉得已经够远的了,但现在,合肥政务新区、经开区、滨湖新区……都在加速兴起,骆岗机场已经如同当年的三里街机场被团团包围。同时,骆岗机场也在制约着合肥市南向发展的步伐。如果当年我们可以规划得再远一点,多留一些备用土地,也许我们今天只需要改扩建,而不用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