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合肥三模结束后,省城名师分析今年的文综试题整体难度适中,“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对热点问题及“安徽特色”依旧较为关注。名师们也在第一时间对文综试卷做了分析,并给出了最后阶段的复习建议。
政治
考生做题要特别注意精选精做
□合肥工大附中 唐轶
试卷点评: 对考查知识的跨度要求比较高
1.重视主干,关注热点。我省文综自主命题四年来政治学科试题命题并不刻意规避前一年已考查的主干知识,有的重点知识甚至连续几年都会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此次模考也坚持了这一做法,并以十八大重要精神为指导,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我省地方特色。如试题中对收入分配问题、科学发展观、公民的政治参与、对立统一的观点、文化创新等知识的考查。
2.结构稳定,形式多样。试题在题型、设问、分值设置等方面都与去年高考保持一致,命题形式上也仍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除了一贯考查的计算问题没有出现,其他形式,诸如图形、表格、漫画等形式还是一齐上阵。
3.能力立意,暗藏玄机。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稳中求进。有的试题对考查知识的跨度要求比较高,设问具有较高的思维性,既有限定型设问,也有扩展型设问。有的试题(如第6、9题等)看似寻常,但袖里有乾坤,全面考查考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知识概括的能力,以考核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4.找寻“空挡”,连番出手。今年三模从考查内容上看,表现出了命题教师力抓“空挡”的意图。如第1题对经济生活消费观知识的考查;38题第2小题,39题第1小题分别从认识论和唯物论的角度出题;38题第3小题主要抓住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来命题等等。
复习建议:
后期要提高答题的规范性
1.回归课本,查缺补漏。高考试题基本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试题的设问及答案设计一定是学过的课本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对主干知识要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尽量做到点—线—面和面—线—点的自如切换。
2.精选精做,强化训练。最后阶段,时间宝贵,考生做题要特别注意精选精做,做过的题要归类、纠错,要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重视提高审题能力,提高答题的规范性。
3.冷静分析,科学安排。文科综合是政、史、地三个学科的综合,科学安排好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以及政史地三科的答题时间也是考生考场致胜的关键之一。
4.放松身心,拥抱高考。在余下的十几天里,心态也是重要的备战因素之一。在巩固基础,训练解题的同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历史
高考前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
□合肥工大附中 王霓
试卷点评:
注重对新增考点的考查
1.安徽地方特色依然浓郁。选择题12小题考查了安徽古代名人名作。
2.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如:选择题15、16、17、19、21、22题考查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新中国科技成就、冷战政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等基础知识。
3.注重对新增考点的考查,如第14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20题考查了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4.突显社会热点。试题既反映鲜明的时代性,又反映了历史的厚重性。如36题以城镇化为主线,贯通古今。切中党的“十八大”和十二届全国人大都提出要全面推动城镇化建设这一热点。
5.试卷遵循了考纲题型范例的要求,图文并茂,活泼多样,如12题安徽风情,15、17题利用柱状图和饼状图突出了计量史学的特色,还有22题的漫画题等。
6.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综合比较解决问题能力:不仅体现在主观题36、37题中,所有选择题都要求学生具备这些能力。
复习建议:
要减少因不规范答题而失分
1.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纵观历年高考历史试卷,无论试题如何变化,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都是永恒的主题。
2.提高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主要表现为推理、解释和知识迁移能力。如对历史史实、历史材料、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事物本质的理解。从2009年我省自主命题以来,高考文科综合历史主观试题都坚持主题先行,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主体设计情景,提供新材料。从与现实相关的历史问题切入,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突出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世界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体现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
3.回归教材,注重整理,优化复习内容,查缺补漏,整理错题集,避免再出错。清除盲点。精选试卷练习,避免题海战术。
4.注重答题规范,强调学科语言的准确。在前两次模考中很多同学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造成遗憾,希望这种情况在高考中能够杜绝或减少。
地理
高考命题会考虑“安徽特色”
□合肥科学岛试验中学 薛殷宗
试卷点评: 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
本套试卷结构合理,试题的呈现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选择题的编排是从较为简单的区位选择开始,尽量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从整张试卷内容看,涉及的知识有地图、天气系统、气候类型、区位选择、能源调配、重大工程建设、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严格遵循了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卷共有七组题目(16小题),自然地理比重较高,凸现了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地理学中的地位。试题考查方式从能力立意出发,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比如第31题是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和学生空间联想等地理思维能力的完美结合,不仅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推理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关注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此外,试题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迁移和发散能力的考查。比如第34题煤炭的跨区域调配影响,第35题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建设意义。这些地理问题取材于现实社会,时代气息浓郁,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基本国情,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强调了学与用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学科的社会价值。
复习建议:
要注意文字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1.科学使用《考试说明》,明确目标。首先,要深入钻研《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依照《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帮助考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促成知识的迁移。
2.考前辅导,注重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走向成功的捷径。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如常见的方法有:排除法、图解法、逻辑推理法等。一道题的解决是运用多种方法的结果,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综合题的解题要点:一是分析问题,找到问题根源认清考察方向,这样才能步入“正轨”不偏离中心、答非所问;二是理清思路,注重因果联系和知识的迁移,解答问题有时可以“顺藤摸瓜”,从一条已知的线索中探寻根源;三是答案的组织、表述要有条理性、层次性,同时还要注意文字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3.关注安徽,体现特色。今年安徽仍然使用的是自主命题卷,作为经济地位日益突出的中部省份,在试卷中体现安徽的特色将是一大趋势。有关安徽的自然与人文知识,建议考生浏览一下材料即可。但是皖江城市带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皖南地区和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人口老龄化和生态环境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整理错题,找出错因。一个人只要不再犯自己以前的错误,他就会不断进步,学习也如此。只要他经常反思、整理,就能避免一些重复性错误,扬长避短,进而达到理想的状态。
高考不只是文化知识的考试,更是心理素质的考验。考前要密切关注考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论成绩“春风得意”还是“万马齐喑”,请千万记得,这还不是结局,只要考试还没有结束,我们就还有时间。只要我们在合适的时间,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定将勇攀成功的高峰,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