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君子之花幽香美
听着脚步声 长大的蝴蝶兰
兰文化的大雅之堂
3上一篇 2013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兰文化的大雅之堂

本版文图 张亚琴
 

兰花文化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至1000年。在当时成书的《诗经》中,有一首描写陈国风情的诗“防有鹊巢”,诗中首次出现了兰科植物的名称。

孔子可说是兰文化的奠基者。《孔子家语》有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兰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因此兰溶入儒家哲学思想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后人,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德行之中。

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如杨万里的《咏兰》诗:“健碧缤纷叶,斑红浅浅芳。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赵以夫的《咏兰》诗: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事当时林下香”。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

元代留给历史最辉煌的文化成就是戏曲,兰花作为美的化身、美的代名词同样也步入了这个时代艺术的大雅之堂,如受兰花花型之美而创的兰花指,成了中国戏曲三大手式之一。

在兰花绘画方面,元代以后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释普明(1312~1368)。他是一位和尚,俗姓曹,号雪窗。他以画蕙兰为主,在江浙一带风靡一时,有“户户雪窗兰”的说法。在他以后,画兰名家颇多,比较著名的有明代的文徵明、清代的石涛、郑燮以及清末民国初年的吴昌硕等。据清初出版的《芥子园画传》,收录的兰画达35幅之多。而据《支那南画大成》所录,今天保存在世界各国博物馆的兰花画卷至少有明代11位画家的33幅和清代的32位画家的101幅。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明清文学艺术作品主要以小说为主,但也不乏写兰颂兰的名篇, 就连身为九五之尊的清皇帝康熙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咏幽兰》的名作:“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这个时期以兰布景、着墨的更是层出不穷,如兰亭、兰阁、兰苑、兰室等。当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寓情志于兰的诗词书画作品当属“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了,以兰抒情言志的诗篇、书画题款作品达八十多件。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