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这个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古城,在5年前的汶川地震中,一度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而后,作为对口援建的安徽,向松潘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此后的3年时光里,开启了松潘的重建之路。2011年底,松潘援建成功结束。
汶川地震5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探访松潘,寻找属于这座古城的“安徽印记”。
发现:安徽元素随处可见
五年前,“5·12”特大地震让“高原明珠”松潘瞬间黯然失色。作为对口支援省,千里之外的安徽向松潘伸出了援助之手,2000多名援建大军紧急奔赴松潘,开启了松潘的重建之路。
在随后的三年时光里,安徽的援建让这座千年古城焕然一新,而在其中,安徽人留下的印记更是随处可见。
沿着松潘新城向前走过,江淮路、松安广场、安徽大道……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名称中都带着浓郁的安徽元素。而象征着安徽和松潘友谊的松安广场,目前也已经建设完毕,每年的5月12日,这里都是松潘人民纪念地震的主要场所。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入境通道上,一幅巨大的徽式牌坊“镇守”在入口处,原汁原味的徽派风格为松潘增色不少。
在整个援建过程中,安徽共投入资金21.3亿元,援建项目共50个大项、320个子项,已全面完工。不仅建成了松潘新城、川黄路、川主寺过境路、牟尼沟隧道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还让松潘自身“造血”功能得到极大提升:建立了人才培训、产业合作与扶持、技术交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等长效合作机制。
故事:安徽人的松潘生活
2011年底,安徽援建松潘的工程圆满结束,援建人员也陆续载誉而归,但仍有一批安徽人,选择了留在松潘。安徽与松潘的情谊,也通过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人,得以传承和发扬。
2013年,记者再次探访了这些生活在松潘的安徽人。
朱建军目前是松潘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一年前,他还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并且已经获得了保研资格。一次意外机会,他发现学校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正在报名,没有犹豫,很快报名,并顺利通过了选拔。在跟家里人反复沟通后,朱建军最终只身一人,赶赴千里之外的松潘。
“这里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也相对差一些。”朱建军说,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从思想教育到机制鼓励,他使出了浑身解数。
尽管如此,松潘孩子的质朴,还是让这个安徽青年最终爱上了现在的工作。他说,即使以后回到安徽,他也会常来松潘,因为他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
朱建军,男,25周岁,安徽黄山人
爱上松潘孩子的质朴
90后,女孩子,支教老师。
同样是安师大毕业的黄翠婷,从小在滁州天长农村长大,来到松潘适应得格外快。
“这里的孩子们很特别,开朗外向,就像我一样,而且多才多艺。”黄翠婷说,这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舞蹈,而班里的每个孩子都会本民族的歌舞,每次开联欢会,孩子们随便搭配都能表演几十个节目。
前不久,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让黄翠婷十分感动:“一个学生在家洗澡的时候,严重烧伤了。学校里为他组织捐款,班里的孩子很多都来自不同的民族,家里几乎是连语言都不通的,但每个孩子都捐了钱。很多孩子家里比较贫穷,最少的只能拿出几毛钱来,但这份心意真的很让人感动。”最终,学校里一共凑了3万零67元1毛,捐给了这名受伤的孩子。
黄翠婷,女,23周岁,安徽滁州人
做维系松安情谊的使者
张安辉,男,52岁,安徽阜阳人
定居松潘,心系家乡
与上面两位老师不同,早在汶川地震时,张安辉和他的家人就来到了松潘。
“来到这里其实很偶然,几年前我在阜阳做粮食生意,来到成都要账,不巧刚好遇到了地震,就耽误在了四川。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个松潘人,对他的印象很好。最终,在他的邀请下,我选择来松潘发展,不久之后还把家人也都接了过来。”
2009年,老张贷款在松潘开了一家“安徽明亮超市”,并以此为生。
“刚开始人生地不熟,来超市买东西的都是来松潘援建的安徽老乡,大家说说家乡话,感到很亲切。后来,大部分援建的人都回安徽了,现在偶尔也能遇到老乡,但比以前要少多了。”
老张说,由于得到安徽的帮助,松潘本地人对安徽人格外的好,经常会来他店里照顾生意,对他的态度也很好,几年来,他从没有因为生意上的争执和当地人起过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