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肖钢新主席于3月17日2278点时上任以来,股指又跌了100点。究其原因,与其说是是受禽流感、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冲击,不如说是市场对IPO提前重启的恐惧。肖钢主席至今沉默不语,某媒体连发五文为IPO提前重启造势,更加重了市场对1949点以来行情灰飞烟灭的极度担忧。
最不可思议的应是什么?
某媒体为IPO造势的文章称:“在世界各国股市中,融资功能长时期丧失,是不可思议的事。”言下之意,中国股市IPO暂停几个月这是休克疗法,是不可思议的,必须尽快重启。但是,他们却闭口不谈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已经丧失了十二三年!从来没有对此说过一句“不可思议”。2000年底股指2073点,2012年12月跌到了1949点,12年涨幅为负;2001年6月股指是2245点,但2013年4月,仍跌到2180点,又是12年涨幅为负。而这12年中,中国GDP从8.9万亿至52万亿,增加了4.84倍;人民币发行量(M2)从13.24万亿至103.6万亿,增加了6.8倍;银行资产从2002年23.7万亿~2012年131.27万亿,增加了4.54倍;房价和物价都跟上了M2和GDP的速度。唯独股市不涨反跌。请问全世界股市中,能找出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12年投资功能为“零”的股市吗?与停发新股几个月相比,到底哪一个更不可思议?
暂停IPO后股市照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那些喋喋不休地称“IPO与股市下跌无关”的人,最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停发新股四五个月,股市不照样也在跌吗?所以干脆就恢复发行吧。其实谬也!首先是因为,管理层一面用“重启”一词,同时又对去年10月25日以来新股“暂停”4个半月,至今采取不承认“主义”,只认为是放缓。其次是,在此期间,媒体上关于IPO重启的谣言不断。先是说春节后重启,随后说“两会”后重启。接着说“清明”后重启,现在又说5月份重启,市场始终处在IPO可以随时重启的恐惧之中,资金不断地撤退。再次是,管理层始终没有向市场“讲真话,交实底”,给市场IPO重启时间的明确预期。如果在去年10月就像美联储宣布零利率政策时间表那样,向市场宣布重启IPO的时间在2013年下半年,那么,我敢断言,3~4月份的股市,早就涨到了2600~2700点了。一旦形成了上涨趋势,就会有大量新增资金进场,如今也就不那么容易这么快就重新靠近去年暂停IPO的2102点位置了。
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敢于涉险滩,敢于打破固化利益格局”,以及李克强总理“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指示精神,市场各方强烈寄望肖钢新主席推行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是:第一,在新股发行中推行优先股制度。此举一是为了改革企业治理结构,打破国企民企家族的“一股独大”。二是,为了避免产生没完没了、数额巨大的大小非产生。三是,从制度上促使大股东长期投资,提高经营水平。故建议:数百家排队企业中,凡通过审核,哪一家率先实行优先股制度,就优先准予上市。并且,增发的新股也变成优先股。这是将重启IPO的利空变为利好的最得人心的举措。第二,引进集体诉讼制度。对造假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不仅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严惩,而且冻结所有资产和现金,赔偿给投资者,将造假者罚得倾家荡产,从制度上确保上市公司真实可信。第三,对新股发行价进行限价。可参照北京市政府作出的“新楼盘开盘价不得超过周边同类楼盘的成交价,否则不发销售证”的规定,同时参照证监会以往关于“增发价不得超过该股20天内均价的90%”的做法,在新股询价时也加以限制:“最高价不得超过二级市场同类同质个股20天内平均市盈率的90%”。此举可有效杜绝新股询价中少数机构与上市公司进行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操纵股价、牟取暴利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改变长期以来新股发行价远远高于二级市场同类股价的不正常情况,根治新股发行中的“三高”现象。第四,新股上市首日也以发行价为基准,实行涨跌停板制度。此举便于管理层对账户实施监管,可有效遏制市场屡禁不绝的恶炒新股的现象。第五,对新股上市后业绩就变脸加强内部监督。若发现业绩变脸是因为上市前有弄虚作假行为,那么,该股的PE、大小限、大小非就推迟解禁,直至经审计后恢复到正常水平,才予以解禁。第六,周期性产业新股原则上不再准予上市。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政策方针,有利于更多的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第七,在IPO重启后的初期,拟严格控制新股上市数量。例如,今年下半年,拟上50家,按季度分两次集中发行、集中上市,以减少对市场的冲击,逐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我相信,如果新股发行改革能包括上述内容,那么,市场非但不会恐惧IPO,反而会吸引更多的存量和增量资金欢迎IPO,形成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