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个安徽人当中至少有4个“城里人”。昨日,省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我省常住人口5988万,其中,城镇人口2784万人,这意味着,我省城镇化率已达到46.5%。
数据:安徽城镇化率为46.5%
在这份名为《安徽城镇化发展》报告中记者看到,2012年,安徽5988万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就有2784万人,换句话说,我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5%,比两年前的“六普”数据提高了3.3%,与2007年相比,更是提高了7.8%。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镇人口步入快速增长轨道。”省统计局人士表示。
从区域上来看,我省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合芜蚌试验区”和“皖江示范区”,其次是皖南,皖北处于垫底位置。其中,铜陵、合肥、淮南和马鞍山4市城镇化率均超过60%,铜陵仍保持最高水平,达76.3%。
对比:落后“全国平均数”4年
记者留意到,虽然我省的人口城镇化与全国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排名仍相对靠后。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城镇化率比全国52.6%的平均水平仍低了6.1个百分点。记者对比发现,我省46.5%的城镇化率仅相当于2009年的全国平均水平,换句话讲,我省城镇化率差不多落后于全国4年,在全国排23位。
另外,与中部省份比,我省仅高于河南,而与江苏、浙江相比,差距分别高达16.5%和16.7%。
建议:土地和人口同步“城镇化”
对于安徽相对较低的城镇化率,省统计局人口处分析称,这和我省县市人口规模偏小、城市功能单一有关。
“我省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还较弱,综合实力不强,功能不够完善,在全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不够明显。”
业内人士建议,我省在城镇化发展中应着力培育区域城市群,加大重点小城镇建设力度,完善人口城镇化政策,特别是在城镇土地管理上,要做到“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