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合肥二模考试顺利结束。记者昨天在合肥一中、合肥六中等考点采访时,受访的考生均表示,各科试题难易适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为了帮助考生及时查漏补缺,本报邀请了省城名师第一时间点评七科试题,并为考生后期备考“传经送宝”。
英语:作文让考生发挥的余地比较大
合肥七中 吴琪
试卷评析 选材贴近生活实际
“二模”试题,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兼顾到了知识的覆盖面,难度适中,结构合理。听力部分速度适中,语言清晰,选材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只要不过度紧张,绝大部分都能做好。单项填空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除了考查了冠词、连词、名词、代词、情态动词的用法外,还考查了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非谓语动词等。
完形填空有叙述有议论,富有哲理,侧重考查了学生在对上下文的理解下进行词义辨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阅读理解题材丰富,既新又全,体裁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推测生词等都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可读性很强,难度适中。
任务性阅读和往年一样,每空填一个单词,与高考要求相符。虽然篇幅有点长,难度不大,但是学生还是要细心阅读,找准关键信息,才能有效得分。
书面表达要求学生用120个左右的单词,写一篇关于春假秋假的出行方式以及理由的作文。对这个话题,学生有话可说,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底以及常用句式和表达方式的储备情况。
备考建议 适当背诵不同题材的范文
1、坚持储备词汇。要想在英语考试中拿到高分,词汇量必须得到保证。而记忆单词最要讲究科学并持之以恒,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坚持每天复习一定量的单词和词组。
2、坚持每天阅读。“得阅读者,得高分”。在后期的复习中,要有计划,每天限时做两篇不同题材的范文阅读,以拓宽视野,提高理解能力。限时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思维才能更积极;强化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
3、继续加强写作训练。书面表达其实是拿分题,但要加强训练。一要训练审清所给材料,句型结构完整;二要训练书写规范;适当背诵不同题材的范文,对写作也是有好处的。
政治:学会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答题
合肥七中 王贵
试卷评析 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
试卷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综合性强;知识点覆盖面广,难易适中;选材上关注热点,延续焦点,彰显时代性。紧扣考纲,突出政治基础理论考查,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对审题和解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如1、2、3、39(1)题在考查社会总需求、分配方式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相关基础知识时,借用需求曲线图、折线图、柱形图、表格等方式呈现,图文并茂,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如选择题4、5、6题的材料来自社会生活,涉及考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政府的为人民服务、民主党派的职能等基础知识。 如9、10、11、38(1)、39(3)题全面考查了哲学生活四个板块知识,注重从细处着手,要求审题细、准,需在准确记忆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从设问角度进行分析,有效辨别、筛选、提炼知识点,从而锁定最恰当的选项。这对学生基础记忆、审题和解题的能力、意志品质等有较高的要求。如7、8、39(2)题考查文化生活中基础知识和知识点的综合调动运用能力。
另外,关注焦点,微观切入,适度考查知识点的分解和整合运用知识能力,符合高考命题趋势。结合近年来文化建设的焦点为大背景组织主观题,从2012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文化建设、深化财税改革等长效焦点来设置考题。如39题第1小题,利用图表内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微观切入,虽便于切入, 但跨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准确解读信息的能力和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第2小题,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焦点为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是从教育小处着手,但要点覆盖文化生活模块中多个章节,认真审题后要准确界定相关知识的主干和基本知识点,从中筛选本题所需内容,准确规范表述。第3小题从哲学生活的微观层面的“辩证否定观”进行考查,要求考生复习从细节入手,夯实基础,能够对单个原理的精准分解,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答题。
结合热点,注重基础知识、技能考查的同时,侧重拔高运用,综合性强。38题第1小题以就业创业为大背景,融入了合肥2012年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这个具体的情境,从经济和哲学角度考查,在情境中去调用筛选模块中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8题第2小题设问新颖,巧妙,灵活,考生审题要细、准。
备考建议 提高解题技能、规范答题
1、多维度构建知识主干体系。只有真正做到回归教材,巩固好基础知识,才能收到良效。
2、关注焦点、热点,努力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掌握解题路径和规律,提高解题技能;规范使用学科语言,规范答题。
历史: “徽风皖韵” 考生不陌生
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 程云
试卷评析 注重创设“新材料、新情境”
历史试卷依据《考试说明》,命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情境”的创设。考察范围与合肥一模有一定的互补性,对高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如12题对农业生产发展史实的再认;第二,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效知识迁移和概括,如36题考查考生对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因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对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的总结能力;第三,引导考生观察并感受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37题考查对中西建筑风格特征的观察和感受能力;第四,考查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如22题考查对全球化史观的理解;第五,在开放性设问中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36题“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增强了考生民族责任感与忧患意识;第六,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如15题的徽风皖韵乡土史、16题网络生活、20题的经济全球化、21题莫言的文学作品、36题的国家统一等社会热点。
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注重创设“新材料、新情境”,充分运用名人、名言、名著、漫画、地图、表格和大量文字材料等形式多样的素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多彩的情境中;试题呈现方式体现了人文关怀,没有刻意设置较偏的概念,设置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试卷结构和分值分布,稳中有变,内容丰富。政治史约占44%,经济史约占26%,文化史约占30%。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明的共同演进。中外近代史比重较大,考查范围基本未涉及选修、现代史中的世界格局、国际关系、民主法治、古代和近代科技文化等部分内容,但与一模有一定的互补性。
备考建议 研读高考真题进行适度训练
研读往年高考试题,分析其设计意图、设问角度等,增强复习的导向性;适度训练,及时反思;关注热点,关注国情,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仔细审题,紧扣材料,切忌照抄材料或不依据材料凭空想象,史论结合;遇到不是很熟悉的考点,要认真研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关注“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等史观,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材料去佐证新史观。面对开放式试题,答题要有针对性、要具体化、理论化、整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