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写下“林徽因”这三个字,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关于她,有太多太多别人的评价,有无数修饰描摹她的或华美或清丽的文字辞藻,“一代才女”,“才貌双全”,“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等等这些冠在她头上词语,让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在我们现代人的脑海中渐渐模糊,而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讴歌林徽因有多么伟大,也不想挑剔林徽因有多么不完美,我只是想用文字来记录一下有“林徽因”这三个字陪伴的我曾经的和现在的生活。
从初中开始,我知道了林徽因。那张林徽因16岁时在伦敦拍的照片吸引了我。照片中的女子面庞是清癯的,笑容是羞涩的,但是眼神里充满着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在哀愁背后的一种期望被认可被记住的坚定,没有迷茫,这是一种复杂的眼神与笑容,但是在那个乱世,谁的眼神不是复杂的,谁的故事不是曲折艰难的。林徽因母亲的被冷落,家庭关系的扭曲,从小背负上的大姐姐的期望与重任,让她的个性在要强背后也有着那一份难以发觉的敏感与哀愁。当时爱极了看她的照片,慨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人。就像她自己写的诗《深笑》:“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转?”
后来上了高中,渐渐才读懂她的诗,我最喜欢的她的诗还是那首《莲灯》,这是一首真的非常有味道的诗,虽说是诗,却写得真实厚重。她从人生的总体方向开始写,写她对人生火热的期盼与强大的雄心,“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地捧出辉煌”,然后写到自己即使在人海的浪涛中也要有自己的明与暗、是与非的判断,在灵性美丽的文字中,进与退,奋斗与憩息,入仕与出仕,儒家与道家这些种种矛盾、对立却又统一的思想自然完美地融合在她的这首《莲灯》里。
这首《莲灯》在我最艰难的高三岁月中伴我共进退,可以说它承载着我青春岁月的风景与变迁,迷茫与坚定。林徽因文字中的“生活”、“梦”、“希望”、“光亮”、“勇敢话”这些与梦想有关的字眼,会觉得在用力生活常常也会失望的日子里,它们给了我心灵上的共鸣与震动。我想说,高考填志愿选择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景观建筑设计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林徽因,她对设计创作的热爱,一生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忠贞,让我对她的事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与动力。
我想自己是不会改行的,因为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想,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不会放弃这个人生的方向,建筑、艺术、设计在我心中是神圣的。对古建的热爱对艺术的执著,是林徽因一生即使身体不好却依旧精力充沛的原因,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中,她仍会在家里的陶土罐里放上新鲜的野花,会在简陋的桌椅上铺一点点好看的布,让家里变得温馨起来。
看林徽因的设计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设计的吉林西站,这个建筑群在东北的感觉非常好,与那里的风景气息相得益彰,很有种怀旧的复古风。整体建筑的感觉不是现代建筑简洁的线条与清淡的色泽,这个建筑的感觉像是德国的大型古典建筑,但是内部的装饰花纹又给人很中国传统的风味,还有里面的地砖和地热系统中使用的雕花镂空设计将功能与形式结合非常完美,所以看到她的作品,你会觉得她的作品和她的人一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面的碑座和碑身设计。我曾特地跑到北京的纪念碑下面看到了那全套的花纹,在那一幅幅的浮雕作品中,你可能会忘了看看上下左右的花纹,但是那些花纹是林徽因在对世界各地区各时代的花草图案反复对照研究后画了上百次左右的花草成品,小须弥碑座四周刻有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种花图案组成的8个大花环浮雕,同大须弥碑座的8幅近代历史浮雕相互照应。
她是一个具有“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她的设计思想,她对美和艺术的追求深深地并且也将持续地影响着我今后的生活和理想,我想用一首《激昂》这首诗来结束这篇文章,这是对她一生追求建筑艺术事业最好的注脚,也是我以后的追求目标和方向。
“然后踩登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在一穹匀净的澄蓝里,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作者系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