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用三句话描述民营经济:第一句,无民不稳,没有民营,中国经济不稳定,没法儿解决。第二,无民不富,我们的富不是单纯的国富,要民富,民富怎么来?要靠民营经济发展。第三,无民不火,光靠国有商业能火吗?
对于今日的安徽经济发展而言,民间资本及民营经济所蕴藏的巨大积极性毋庸置疑。政府主要的责任是什么,企业在发展中又面临哪些重要的问题和困惑。即日起,本报将开出专栏“成长的力量——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系列调查”,通过民营企业家和企业的视角,展现发展的现状。
2月19日,晚上18点04分,老乡鸡集团董事长束从轩的身影出现在北京首都机场,当晚,他要参加老乡鸡集团旗下配送中心的评审会。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位于合肥小庙工业区、占地120亩的加工配送中心将正式启用。“那里将是老乡鸡的‘集散地’,每天最多能供应一千个店面。”电话那头,束从轩略显激动地说。
从最初接触快餐,到成为安徽快餐“一哥”,14年里,束从轩有太多感悟。
创业之初:普遍遭遇“人才瓶颈”
作为民营资本聚集地之一的餐饮行业,创业失败的版本很多,而成功的故事很雷同,秘诀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地走下去。这一点,束从轩也不例外。
1999年,在禽类养殖业小有名气的束从轩接到一封信,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快餐特许加盟的学习班。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快餐”。那次学习之后,他渐渐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做中式快餐连锁。
酝酿了三四年,2003年,第一家“肥西老母鸡”快餐店在合肥舒城路开业。之后,去肥西老母鸡喝鸡汤迅速成为合肥的流行时尚。
风光背后的艰辛,只有束从轩自己知道。“由于当时快餐还不常见,很多人一进来就问包厢在哪?怎么不送餐过来?对于不让抽烟也很不习惯。”
由于没有经验,又缺乏管理人才,束从轩一切都是自己琢磨着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设计菜品,他带领着一群人反复试验,用掉了800多只土鸡。“到现在为止,国内都还没有高校开设快餐专业,餐饮行业普遍缺少管理型人才。”束从轩无奈地说。
9年扎根:民营企业也应坚守品牌
品牌,这个看似与民营企业相去甚远的词汇,却是企业发展长远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民营企业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今日老乡鸡的发展,更说明了民营企业在品牌上的弱势。从1999年他第一次听说快餐行业到2009年,肥西老母鸡成为安徽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束从轩用了9年时间。
然而餐饮企业要走出去,要做强做大,这些还远远不够。“品牌升级”成为束从轩又一块“心病”。于是他又做出一个大胆而惊人的举动。2012年3月份,肥西老母鸡宣布正式更名“老乡鸡”。一时间质疑声不断。
对于更名的这步“险棋”,束从轩坦言是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做的。“如果失败,意味着全盘皆输,但我自己心中清楚,要想把品牌做大,要走出去,迟早都是要换名字的,迟换不如早换。” 现在看来,这一步“险棋”胜出了,七个月时间,老乡鸡的销售收入翻了一番。
发展壮大:破解融资难需企业发力
几乎就在老乡鸡快速发展的10年里,安徽的快餐大众餐饮也迎来了春天,由最初的2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200多家。之所以能稳坐安徽快餐“一哥”的位置,与老乡鸡产业链多元化经营密不可分。
去年年底,国内爆发了“速成鸡”事件,波及大量的相关企业。但是由于老乡鸡在散养土鸡质量方面的严格把控已深入人心,因此在“谈鸡色变”的这个冬天里,老乡鸡的销售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
“在我个人看来企业最根本的是要把事最好,把品牌塑造好,有了这两个基础之后其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对于当前民营企业遭遇的难题,束从轩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今天的安徽民营企业,虽然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但同时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是企业家需要去考虑的。
新闻延伸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餐饮行业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中国烹饪协会日前表示,去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企业倒闭率高达15%。
事实上,安徽餐饮业也没能在这轮行业“低谷”中幸免,房租、原材料、人工成本、税收费用“四高”,同样让安徽餐饮业“伤筋动骨”。不过,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在大的环境下,也涌现出类似老乡鸡这样的餐饮企业,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细分市场、控制成本,成了他们的转型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