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10月下旬浙江世宝发行新股以来,A股市场暂停IPO已达3个月之久。目前业界最为关心的,莫过于IPO重启时间窗口何时打开。
郭树清主席在今年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修订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管理办法等规则制度。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可能会先着手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然后才再重启IPO。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则认为,前一次暂停新股发行的主要原因是股改带来的重大制度变革,而这一次暂停则是由于市场低迷、监管层伸出“有形之手”来稳定市场,两者有质的不同。“监管层正在推进的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就是为重启IPO 清障 。”该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日前在财务报告专项检查通知中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要求保荐机构、会计师所在3月31日前报送自查报告。业内人士据此预测,IPO在4月份之后重启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如果二级市场持续回暖,已过会企业能够率先完成核查并提前“交卷”,那么,这个时间窗口也可能适当提前。
新股发行与改革有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交所有关部门正研究创新新股发行方式。例如,在新股发行时发行认沽权证,投资者可在三年后行权,以此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可将该权证理解为固定收益产品。同时,上市公司因为增加或有负债,对自身的发展要求更高,对IPO发行定价将更为理性。
业内专家建议,创业板如果采取打包发行上市、集中上市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新股“三高”发行问题。多只新股打包发行或可出现差异性结果,有利于价值发现机制的形成,对投资者来说一次可以选择的新股多了,或许对抑制炒新也有一定作用。一旦打包发行,对询价机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时间内需要更多时间、人力、精力去消化和分析10多家公司有一定难度,需要拉长询价时间区间等配套政策来应对解决。
新股发行重启
股市会作何反应?
一个健康的股市应同时具备融资和投资两大功能。但是长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过度倚重融资功能,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市场的投资功能。这就使得证券市场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比如有的年份融资总额“雄霸全球”而指数涨幅却“熊霸全球”。上市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了大量的资金,而投资者却难以获得合理回报。A股市场生态失衡如此严重,以至于多次出现IPO被迫暂停,才得以换来A股市场的短暂上扬。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IPO只有不再重蹈“重融资轻回报”的覆辙,市场才不会闻IPO失色。
郭树清主席在今年的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完全平衡。如果融资功能发挥不好,储蓄就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投资,企业就无法获得股本支持。而投资功能发挥不好,投资者无利可图,不能获得正常收益,他们就不会参与市场,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融资功能的长期稳定发挥。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一观念的转变是证券市场定位的重要转折。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是制度缺陷。资本市场从设立之初就是为融资者设计的,而不是为投资者设计的。融资者可以发行股票拿到钱,所以争相上市,而投资者尤其是散户很难挤进一级市场。他认为,监管部门早就该提升股市的投资功能,使其和融资功能完全平衡。“监管层在过去一年内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实际上正在逐渐发挥作用。”曹凤岐说。 方岩 胡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