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来礼又往 最重是价值
2013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情来礼又往 最重是价值

张亚琴
 

春节到了,合家团圆、走亲访友,又是一个送礼的季节。于是和每年一样,想起周围每个要感激的人,拟一份名单反复查看,生怕遗漏了。随后从与朋友相处中点滴的观察,思考他们的喜好,定下内容,分别挑选礼品。

送礼这种东西,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国家,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情来礼往,情和礼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感情可以是友情、亲情、爱情等。

从何时开始有送礼,无从考证,我猜想可能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那时的礼物也许是石头、贝壳或者树叶。

总之,人们相互馈赠礼物,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年节有礼,喜宴有礼,盛典有礼,活动有礼,拜访有礼,感谢有礼,情侣有礼,朋友有礼,家庭有礼,同事有礼……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送礼的意味有些变质。但是除了它的负面作用,中国式送礼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我们在过年时,绝大多数人都会给父母、岳父母、公婆等长辈送礼,这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我们送出的礼品,以糖果食品、保健品居多,希望能够体现情感价值,表达“礼轻情意重”的良好送礼风尚。

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是起源

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一个神圣的活动,而礼正起源于此。

在祭祀时,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奉献于神灵。

礼品开始以物的形式出现了。

也有不同的说法。礼品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被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的庇护。

而在史书中,也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

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

第三种说法,礼品就是一种商业性质的物品的有来有往,我们所说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品的赠与酬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古代礼品讲究合理搭配

明清时,初一之后,人们要走亲访友,当然也断不了要送礼,不过这种时候的送礼,大抵收支相抵。因此,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大抵要忙活两个月,年前一个月忙着送,年后一个月忙着吃和送。

春节是中国人花钱的日子,因此,别人都可以歇着,唯独商家歇不得。铺子里的伙计,大抵只能在年三十夜里歇一下,大伙一起吃顿年夜饭,头顿饺子还不能煮好,非得把所有的饺子煮得开了包,俗称“挣了”才行,图个口彩。年前人们忙送礼,商家忙出货。

古代的人,预备礼品也无非是合理搭配,看上去顺眼,过去有种点心匣子,里面各种点心都有,年节老百姓拎着到处送,有时候,一个匣子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西汉流传送贺卡

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使用贺卡。古代也有,可以追溯到西汉。

那时候叫“谒”,今天贵宾相见我们还说“拜谒”。最初,“谒”的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名片,凡事先通过“谒”向对方通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是对对方的尊重。

唐宋之后,“谒”的角色有所进步,不再局限于达官贵人之间。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飞帖”,御书“普天同庆”,赐与大臣,用以“贺年”。因为是皇帝发明的,这一形式便迅速在民间得到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室那么奢侈,不可能使用金箔,就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写受贺者官讳,左下端写恭贺者姓名。

原本,名帖和贺卡都要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不能亲自送的,就派仆人呈送;距离远的就邮寄。

不同年代的礼品变迁

上世纪70年代,提前洗好补丁衣服迎新年;买点年货要凭批条。过年礼品也就是一些点心、花生、瓜子,多数花费一两元钱。

上世纪80年代过年礼品,送糖果、饼干、水果之类物品,一般花费几元到几十元。

上世纪90年代过年礼品是,礼盒装的水果、糖果、烟酒、保健品等,花费弹性增大,一般为几十元到百余元。

到了21世纪过年礼品,多为保健品、高档酒、虫草、购物卡,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意义重在价值而不是价格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是中国人的礼品价值观。礼品的意义重在价值而不是价格,一般来说,赠送礼品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

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日历、酒、茶、糖果、烟等。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