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俗多 且行且渐远(上)
2013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统风俗多 且行且渐远(上)

张亚琴
 

作为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年,过春节在中国、在华人世界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个过程中,各地都形成了一套各有特色却又大同小异的过年方式,这些方式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有些被固定下来,成为传统,成为风俗,有些则被遗忘在历史的河流中。尤其是这些年,生活节奏的加速,让越来越多的风俗越来越快地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从拜神到祭灶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人们习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形成“岁终出祭”古俗。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逐渐演化为祭灶神。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或者直接将“灶王爷”画像贴在墙上。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

我们知道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因此灶王爷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 “人间监察神”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民谚曰:“三祭灶,四扫屋……”即指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灶神的供奉上。

流失的“贴桃符”

说起春联,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但是说起“桃符”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其中的“桃符”则借指“春联”, 因为后人往往把春联贴在桃符上,时至今日,贴桃符这一习俗已经流失了,我们仅仅是贴春联。

实际上,古时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在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就直接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这就是最早的桃符。

而古时为了省事,春联则是贴在桃符上面,也就是说古时候过年既要贴桃符,又要贴春联,而今天,我们则省去了桃符,直接贴春联,或者把桃符借指为春联。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已经有关于桃符的记录,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就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

春联起源于桃符,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到了宋太祖时期,孟昶桃符上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所以有些人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