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进入会签阶段同步,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对央企高管收入“公示”进行探讨和可行性研究。国资委内部人士透露,“公示”央企高管收入,“将在必要的时候进行”。(1月29日《中国经营报》)
早在2011年2月国资委负责人就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央企领导人的收入需要的话,可以向社会公开。可两年过去了又重复“将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什么叫必要?以谁的意愿来界定?此种“必要”让人摸不到底。
央企是国有企业的领头羊,作为高管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把门者,其性质决定其收入不应视为秘密,应该明明白白让公众知晓。而事实是,央企高管收入是多少,外人根本就不知具体的数字,来自官方的信息显示,2010年和2011年两年,国资委下属的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在65万至70万元之间。那么具体到某个企业是多少,最高的是多少?让人一头雾水。由此引来不少的猜测,有的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屡次延期,是因为遭到了一些央企高管的强烈反对,有的说央企高管的收入高达几百万。央企高管收入不公示,不仅带来众多质疑,同时也有碍于央企的形象。
从以往看,央企增加收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即使是亏损严重的企业,加起工资来也不含糊,如:2011年披露年报上市公司中就有28家出现亏损,高管薪酬高出去年的达20家,整体薪酬同比增近一成。此种增加收入的做法怎能不引起公众的反感。
进行收入公示,在众多眼睛的监督下,即使是要增加收入,也得有个交待,其效益提高是多少,实际收入是多少,让公众来评,让公众来议。如此,自我约束力就将加大,收入想加就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就没那么轻易。不然央企“常涨将军”的称号始终难以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