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所接受的家训和他们给儿孙辈施以的家训,使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家训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他们不但自己成为大家,他们的子孙后人,同样贤人辈出,也是因为家训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安徽的古代名人也不例外。
这些皖籍的名人们,对于家庭教育问题一般都看得很重。一些有识之士的家训,更是留下了许多情深意切的训导之言,内容多是要求子孙后代刻苦学习、安分知足、节俭持家、孝顺父母和友爱兄长、谨慎处世、善养身心等等。 张亚琴
父亲写给儿子的遗书——嵇康《家诫》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嵇康,砍头前写了与其平生言行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家诫》,事无巨细苦口婆心地告诉儿子要这样不要那样。
《家诫》是嵇康在临刑前在狱中写给儿子的,是一个自知将死的父亲写给命运未卜的儿子的遗书。嵇康被杀时,其子年方十岁(不满十岁)。在幼子面前,决绝如嵇康,那个“心逸豫兮轻四海”的人究竟没有忘了作为一个父亲的身份意识。
可以相信,狱中的嵇康,想的念的一定是未成年的儿子。似乎每个父亲都有这样的愿望:用自己的一生为下一代打个前站。而我们的嵇康,用热血甚至生命践行的一生,到最后只是为自己的儿子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此路不通”的警告牌。
《家诫》中告诉了儿子许许多多稳妥甚至是圆滑的处世方法,世道如何险恶。但始终没有放下精神的高度:“立身当清远”;“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不须行小小束脩之意气,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非义不言,详静敬道”。
从这些语言里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保全性命于乱世,也要求儿子坚守人之为人最起码的原则和底线—— “见义而作,非义不言。”
《家诫》的背后,除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相劝,除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期许,隐藏的更多的是一个正直且充满义愤的人对这个世道的强烈抗议和更加彻底的不妥协。这就是我们几千年历史里唯一的嵇康。
爱人唯亲 用人唯贤——曹操家训
曹操的儿子有史记载的共有二十五个,对于自己的这么多儿子,曹操的态度是:孩子小时候都一样疼爱,长大了看才能,谁有才能就重用谁(见《诸子令》)。《诸儿令》原文为:“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儿,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从这可以看出,曹操任用儿子是有原则的,选择的是既慈孝又不违抗命令的,且须“能善”,即必须是好样的。又明确地表明了使用儿子的态度,即不徇私情,“非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而是挑选德才兼备遵守命令的。
这种做法,本身就对儿子们有教育和导向作用:你想得到重用么,如果素质差没本事缺德行,那就没门儿,靠边站吧,不要说你是我的儿子。只要有本事有德行,谁也使用,否则,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行。
曹操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记得他的儿子曹植写过一首诗,其中有“高编在壮籍,不得中顾私。”可见他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意识到自己名分很高,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国事为重,而不能为一己私利着想。
51个字的反贪宣言——包公家训
包公,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清廉”二字。
包公出山时,写了一首《郡斋题壁》诗,以明心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天贻来者羞。
包公把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挂在墙上,流传甚广。朱熹就十分欣赏,曾书写刻石,立于庐山白鹿洞书院,以供弟子们学习。
从这首诗里,一个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包公形象跃然而出。众所周知,包公一生清廉,敢于为民请命,多次严劾贪官污吏,谏阻修建寺、观、园、苑,禁止以官经商,甚至六弹国丈,请罢宰相等等,更是在临终前写下遗嘱,后人称之为包公的“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这51个字,振聋发聩,震古铄今,是包公家训,也堪称中国最早的反贪宣言。
包公告诫子孙,做官要廉洁,贪腐者要开除“家籍”: 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人犯了贪污受贿罪而被撤职,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地里。不顺从我志愿的人,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他怕遗书落空,交待儿子包珙要刻在石上,砌在墙上,让家人世人共同监督。
修身教子经——李鸿章家训
自幼饱读史书,青年时期受曾国藩影响较深,中年时期就官居显位,阅历丰富,不仅要讨好太后、皇族,还要与士大夫们周旋;不仅与形形色色的洋人打交道,还要了解似懂非懂的洋文化。李鸿章将自己的毕生献给了那个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
此人相貌堂堂,满腹经纶,机锋敏锐,辞令巧善。既傲慢清高,又忠诚仗义;既开放改革,又故步自封;既宽厚贤良,又残忍暴力;既温文尔雅,又锋芒毕露;既爱才如命,又妒贤嫉能;既争强好胜,又忍耐宽容……
他的家训内容,不是专门的一部著作,而是在他与家人的书信和其他诗文中有所表现。
读书篇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满朝文武贵,都是读书人”对他影响一直是根深蒂固的。这一思想观念在李鸿章早期 (1843~1846)的诗文中充分表现,如《二十自述》、《入都》、《留别蒯子藩》、《留别王德昭》、《留别蒯柘农》等。
这些作品涉及思亲、惜时、赠别等题材, 尤其对科第功名的渴望是核心主题。如“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二十自述》其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入都》其一)等等,所以他21岁中举人,24岁入进士,改文从军,都充分显示他远大理想抱负。
他虽然对科举终身留恋,但意识到在内乱外侵、国难当头时期最需要的是军事人才,无意走文官之路。他加入了曾幕,后来组建了淮军,几年间急速崛起, 与他思想观念和个人功利性强是密不可分的。
修养篇
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关系密切,受曾影响较深,与曾国藩一样继承了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所以李鸿章在处理国事、家训都充分体现出:“忠、孝、悌、仁、义、礼、智、信”和“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
在《谕文儿——有志为官者,不可仗势欺人》一篇中指出:“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在《寄四弟——论学识精进之理》一篇中说:“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之不能及人也! 做官能称职,颇不容易,做一件好事,亦须几番盘根错节,而后有成。”
李鸿章以其亲身体验告诫弟兄侄辈,做官称职不易、做好事难,务希以好师好友为榜样,日日留心,事事长进。《李鸿章家书》中诸如此类的箴言警语,比比皆是。
养生篇
在起居上,李鸿章坚守朱柏庐的家训“黎明即起”。他说:“盖清晨之气最佳,终夜紧闭卧室之内,浊气充塞,一吸清气,精神为之一爽,百病皆除……自今春始行此法,身体渐好,食量亦增。”
在谈及病后起居时,李鸿章则强调“勤脱”、“勤著”,即注意四时气候变化,按季节和天气脱穿衣物。
链接 家训的书籍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粹》
纵观古代家训,其所包含的伦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道德教育,一是关于道德修养。当然,并不是每一篇家训都面面俱到,或就一个方面而谈,或二者统而论之,家训有长有短,长者自然论述细致全面,短者则有数语精概。
《千古家训》
所选历代家训二十余篇,上自汉代下至清末,皆以名人名训为主旨,由此便可了解历代家训之大概。对家训中涉及到的重要的人名和典故稍加注释,并附有简要的评论文字。
黄山书社
《颜氏家训》
是从南北朝入隋朝的颜之推所著的家训,为古今家训之祖。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朱子家训》
又名《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朱用纯。《朱子家训》全文只有500多字,以格言的形式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句,尤脍炙人口。
《了凡四训》
明代的袁了凡以他自己一生经历改造命运的经验“现身说法”,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作品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章,论证“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