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致歉 灵魂乃安
豪华医院正是 “看病难看病贵”的注脚
查处假鸡蛋比提醒更重要
该怎么看“赛课表演化”
幸福榜单何以频繁来敲门?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该怎么看“赛课表演化”

郑渝川
 

赛课是对中小学校各类各级教学比赛的俗称。近日有小学教师投书《中国青年报》,讲述其饱受“赛课”折磨的经历,担心这些种种怪现状会危及教育的品质。有教育部门官员介绍称,现在的赛课就像演戏,“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教学流程都设计好了,上课不再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据悉,一些赛课的优胜者并非真正的教学能手,只是口才好、善于表现,“一辈子可能只上过一堂好课,但这堂好课就足够他(她)吃一辈子了”。(11月6日《中国青年报》)

公允而言,赛课的形式安排,是为了让资深内行评估年轻内行,分别指出授课者的优点和不足,使其改进教学。这就需要多次而非单次、两三次的赛课,重在推动参加者的改进,实现效率最高的“传帮带”。然而按照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的教育官员和教师的说法,现有赛课变成了“单场决胜负”的“利益之赛”,这必然诱使参与者按照“单场发挥”进行形式和内容设计,最终变成偏离教学本身的表演。

赛课机制又一个不当设计在于,单场优胜者可以获得各种丰厚物质利益和等级荣誉,让“赛课表演化”变本加厉。还因为此,学校和基层教育部门将本校、本地区赛课优胜者的数量,也纳入政绩,催生出像运动队打造奥运夺牌选手那样,将大量的教育经费等资源花在对赛课选手的打造上。

而一些所谓的教育学会,之所以热衷举办巡回式的赛课活动,正是看准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这项需要,用“名”换利,彼此心照不宣,皆大欢喜,只是苦了被拿来作为“演出”的“配景”、“群众演员”的学生。

此外,权且抛开利益传输不谈,“赛课表演化”现象还反映出当下在相关评比活动、考试面试环节考核标准失衡,过度偏重口才和应变能力的问题。民国大师当中,许多人口才欠佳,但并不影响当时的学生从其教授中获益,如果用赛课的方式来考察那些大师,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能被留在当时的教职岗位上。这足见表演化的赛课华而不实的另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