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是对中小学校各类各级教学比赛的俗称。近日有小学教师投书《中国青年报》,讲述其饱受“赛课”折磨的经历,担心这些种种怪现状会危及教育的品质。有教育部门官员介绍称,现在的赛课就像演戏,“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教学流程都设计好了,上课不再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据悉,一些赛课的优胜者并非真正的教学能手,只是口才好、善于表现,“一辈子可能只上过一堂好课,但这堂好课就足够他(她)吃一辈子了”。(11月6日《中国青年报》)
公允而言,赛课的形式安排,是为了让资深内行评估年轻内行,分别指出授课者的优点和不足,使其改进教学。这就需要多次而非单次、两三次的赛课,重在推动参加者的改进,实现效率最高的“传帮带”。然而按照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的教育官员和教师的说法,现有赛课变成了“单场决胜负”的“利益之赛”,这必然诱使参与者按照“单场发挥”进行形式和内容设计,最终变成偏离教学本身的表演。
赛课机制又一个不当设计在于,单场优胜者可以获得各种丰厚物质利益和等级荣誉,让“赛课表演化”变本加厉。还因为此,学校和基层教育部门将本校、本地区赛课优胜者的数量,也纳入政绩,催生出像运动队打造奥运夺牌选手那样,将大量的教育经费等资源花在对赛课选手的打造上。
而一些所谓的教育学会,之所以热衷举办巡回式的赛课活动,正是看准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这项需要,用“名”换利,彼此心照不宣,皆大欢喜,只是苦了被拿来作为“演出”的“配景”、“群众演员”的学生。
此外,权且抛开利益传输不谈,“赛课表演化”现象还反映出当下在相关评比活动、考试面试环节考核标准失衡,过度偏重口才和应变能力的问题。民国大师当中,许多人口才欠佳,但并不影响当时的学生从其教授中获益,如果用赛课的方式来考察那些大师,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能被留在当时的教职岗位上。这足见表演化的赛课华而不实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