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昨日,“安徽脊梁——喜迎十八大、安徽省重点建设项目(861)江淮行”主题采访启动仪式,在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举行,该活动由本报与江淮汽车联袂打造,将生动记录我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点点滴滴。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强,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飞跃,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王亚非,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周刚,安徽出版集团副总裁、市场星报社社长虞海宁,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东生,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范荣晖,市场星报执行总编辑陈宝红等出席活动。
“861”行动计划是安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安徽崛起的“脊梁”。
它的治淮14项骨干工程,使淮河两岸数千万群众有了一道“安全保障”;它的“快车道”让皖人“千里北京一日还”的梦想得以实现;它的“皖电东送”,更是点亮了沪杭的万家灯火……它就是我省的“861”项目。
此次“安徽脊梁”主题采访活动将通过文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861”的风采。以市场星报近30名骨干记者挑大梁,以体验式采访深入车间、工地、项目,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便能感觉到一个充满力量、厚积薄发的安徽。
在昨日的仪式上,随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强宣布启动,整个活动将在全省范围内展开,足迹遍布我省近10个地级市。星报记者将用缜密的心思、细腻的笔触,带您感受“安徽脊梁”的力量。
“江淮之路” 越走越宽广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王东生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东生在致辞时表示,一个又一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861”重大项目,在改变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培育出了安徽奋力赶超的新态势。
“‘861’实行前的2002年,安徽人均GDP刚刚超过700美元,全省经济总量仅有3520亿元;而到2011年,安徽人均GDP已接近4000美元,经济总量达15110亿元。”王东生介绍。
作为省属重点企业,王东生对江淮汽车今年来取得的成就,也交出了一份“成绩单”:目前,江淮公司产品年销量从2002年的7.6万辆到2011年的50万辆,销售收入从42.3亿元到2011年的400亿元,分别增长了562%和765%,集团整体实力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49位,安徽省企业排名第6位,合肥市制造业排名第1位。
在2012年汽车市场严峻的形势下,依然加速全球布局步伐,产品已出口到亚洲、非洲、南美洲以及欧洲等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未来,王东生说,江淮汽车前进的道路会越来越坚实宽广。“在高速发展‘十二五’道路上,江淮汽车努力把握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大全球化资本运作力度,推动业务结构调整优化,形成核心业务和战略业务协同发展的鲜明格局”。
全面展现“安徽脊梁”风采
市场星报执行总编辑 陈宝红
作为主办方,市场星报执行总编辑陈宝红表示,过去的十年,安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规模以上企业不断壮大,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一大批项目建设飞速发展,支撑着安徽经济平稳、快速向前推进,尤其以“861”行动计划为代表的重点建设项目,更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脊梁”。
陈宝红说,市场星报作为安徽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都市媒体之一,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大局、贴近民生、贴近市场,勇于担纲社会责任,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成长性媒体”、“中国都市报品牌创新力10强”等称号。为充分展示我省近年来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此次我们联合江淮汽车特别推出“喜迎十八大——安徽省重点项目江淮行”大型采访活动,深入践行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
陈宝红同时表示,未来十余天的时间内,市场星报近30名主力记者,将分赴全省各地重点工程现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以敏锐的视角去挖掘,以饱满的情感去描绘,以厚重的版面去展现安徽这片热土上正在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动人篇章。
向读者展现市场星报的力量
市场星报记者 宁大龙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报道、书记市长话民生等一批稿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市场星报记者宁大龙在发言时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市场星报认真组织、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严格落实,推出了一批重点宣传报道。
宁大龙说,在采访、报道期间,他将结合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确保报道内容浓墨重彩,确保稿件有特色、有创意、高标准、高质量。“我们将把安徽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的发展成果、发展经验展现给各界,展现给广大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徽发展的前进动力,让大家真正感受到‘861’的力量”。
作为参与活动的记者之一,他在现场作出郑重承诺:“尽心尽力、客观求是,做好本次活动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