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判断,行情进入攻坚战阶段。经过了7个交易日的缩量拉锯,本周四一根带量中阳线终于给出了方向:大盘牢牢站稳了五周均线(2093点)9天;站上60天线(2100点)4天;“9·26”反弹从1999~2136点,涨幅已达6.85%,超过了“9·7”,反弹从2029~2145点的5.72%涨幅;权重股已有新增资金连续进场护盘,多方已掌控了行情的方向,反弹仍在继续中。如果有进一步利好刺激,攻坚战有望去攻克2150~2200点一线目标。
突破得益于一系列利好
纵观国庆长假后的消息层面,可谓利好密集发布。诸如:创业板大非减持推迟到明年;9.26~10.25整整一个月停发新股,整个10月仅发一只小盘,且融资量被砍去90%;宝钢、中煤、长电等央企纷纷回购增持股份;汇金将继续增持四大行;百亿保险资金入市;境外机构申购QFII额度超100亿美元;合资证券公司持股比例从33%提高到49%,外资可在二级市场购股以增加股份;券商创新11条措施可在年内出齐;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社保基金21亿抄底国电增发;国务院批准了8个省级海洋经济区,批准了万亿基建项目;对明年房地产调控的原则是房价不涨也不跌;9月份M1为7.3%,比8月高2.8%,对股市的领先指标意义重大;M2为14.8%,创年内新高;出口增长9.9%;PI和PMI指标下行趋缓,预示经济企稳;虽然3季度7.4%的GDP创了3年半的新低,但是温总理的“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对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充满信心”,“未来将开启鼓舞人心的投资项目”的信心喊话,连同国务院5月以来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以及去年四季度基数低的关系,今年第四季度GDP肯定回升,明年将会在8%以上,故市场认同了三季度经济拐点形成,于是股市做出了正面的提前反应。
维稳不等于能恢复市场信心
上述种种利好,都可视为特殊时期股市的维稳举措。尤其是导致2000点反弹的最关键因素,不是经济触底,而是停发新股一个月,让市场很费解。因为,此前管理层人士一再宣称:“股市下跌与扩容过快无关”,“证监会决不被指数涨跌所绑架”。既然如此,为什么在特殊时期就因害怕股指下跌而停发新股一个月,而不敢继续每周发八个九个新股呢?如果是管理层认为2000点~2100点位置不适合正常扩容,那么为什么不提前向市场宣布,11月和12月依然每月只发一只新股的信息呢?可以说,近期市场的持续缩量,一步三回头,主要是担心暂停新股一个月只是“权宜之计”,而一旦维稳特殊时期过后,就不再强调维稳,而是“堤内损失堤外补”,恢复急风暴雨式的扩容和再融资,那时,追涨的投资者就惨矣!
所以我认为,只有管理层对新股扩容减缓,作提前安民告示,并给市场以“二次股改”的明确预期,推出养老基金入市的时间表,才能真正解决股市的危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这些,远比维稳政策重要得多。
在此之前,投资者只能在“秋抢”行情中抓紧“抢”反弹,而不能盲目乐观,以致被反弹“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