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架民用应急直升机亮相省城
诺贝尔物理学奖理论来自中科大
3上一篇 2012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诺贝尔物理学奖理论来自中科大
猜测:首个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本土中国人会是谁?
杨保国 刘爱华 李敏 记者 俞宝强
 

10月9日,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突破性研究,让原本神秘的量子世界不再“与世隔绝”。殊不知,获奖“产品”与中科大有“密切关系”。

获奖科学家与中科大关系密切

“新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罗什,因为“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而获此殊荣。在对其表示祝贺的同时,我们也需对中科大给予“掌声”。

这一切,还需从头说起……

阿罗什是国际上腔量子电动力学最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当时国际学术界十分关注在腔中实现光子与原子的纠缠,因为原子可作为量子信息存储器,而光子可用来远距离传递量子信息,这样一个系统是十分理想的量子信息处理单元,可用于量子纠缠网络,实现分布量子计算。然而这工作由于腔的损耗而难以实现,而现有技术远无法研制出满足所需的高质量微波腔。

“而我们研究组提出一种新的腔量子电动力学方案,在腔内放置两个原子,借助于光子的非共振作用可以实现腔中两个原子的纠缠。”昨日,中科院院士、中科大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0年,郭光灿和学生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理论文章,题为《双原子纠缠的高效制备方案和腔量子电动力学中的量子信息处理》,从理论上解决了以往方案无法实现的难题。阿罗什很快发现了这篇文章,并在2001年用此次获奖的实验方法证明了这个理论, 在实验上成功实现腔中两原子纠缠。

“实验成功之后,阿罗什在发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恭贺你们,很高兴在实验上把你们的方案做出来。’”郭光灿告诉记者,后来,他的学生还有两篇理论文章同样被阿罗什小组用实验证明。随后,这名学生被阿罗什邀请去法国访问学习了一段时间。

中国科学家坦言:中国更需原创

此次,中科大与新科诺奖获得者的学术“神交”,并不让我们吃惊,因为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研究的相近性,以及进度的同步性,分不出我国科学家与阿罗什“孰胜孰负”,而我国却屡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到底为何?

“能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肯定,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中国需要的并非奖杯或者奖状,而是科研实力、科学精神的肯定。” 郭光灿告诉记者,从某种角度说,100余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名录,正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如果在科技领域内不能占有一席之地,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掌握影响世界和人类进程的节点,那么我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国强国”。

“中国需要一次诺贝尔科学奖,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也不是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面子问题,而在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大国,理应在基础科学研究,在原创性科技,在科技造福于人类上,有着较大的贡献。”

郭光灿说,近年来,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已占据一席之地。但应更着力于原始创新方面的研究,对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胆猜想

谁最可能是首位“摘取”诺贝尔 物理学奖的本土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已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锟6名华裔人员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至今没有一位本土中国人获此殊荣,那么首个本土中国人最可能会是谁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呼声最高的就是中科大的潘建伟教授。潘建伟通过实验,成功使一定空间范围内的5个光子之间存在了“感应”效应,从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验。今年6月,潘建伟研究团队又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跨越百公里“鸿沟”,首次成功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

潘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能够从事这样一件探索自然界规律或者是奥秘的工作,已经是我最快乐的事儿了。至于能否得奖,那要看幸运与否,如果能得到,那也只是命运的格外奖赏罢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