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就职于媒体的我有幸被分到了一个新的“口子”——体育彩票。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与体彩12年未曾间断的情缘。跑这个“口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与大奖得主打交道,而到了2009年,我进入体彩系统后,又直接参与兑奖工作。所以说,这12年里,我应该是接触安徽体彩大奖得主最多的人。
平凡的大奖得主
说到大奖得主,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神秘”、“幸运”。当然,对我来说,对中奖者的认识早已过了这个阶段。其实每次看到他们来领奖时,或激动,或故作平静的神情,我知道,他们其实也和我们一样“平凡”。
在见过的大奖得主中,有一些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大概2005年前后,我曾采访过一位芜湖的500万元中奖者,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靠经营豆腐作坊支撑一个家。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印迹早已超越了他的实际年龄。采访结束时,我让他说一下中奖感言。他沉吟半晌,几乎是哽咽着说:“我再也不用磨豆腐了。”想平凡的他和他平凡的想法,着实也让人感动。
彩票的信任之源
“信任危机”是中国彩票最大的痛。作为能接触到大奖得主这个彩票业“核心”的工作人员,我们也自然成为人们质疑或质询的对象。即便是至亲挚友,也总有人悄悄地问:“你跟我说,彩票是不是作假?真有人中奖吗?”
其实不光没中大奖的人怀疑,有些中了大奖的人也会怀疑。我接待过一位阜阳中奖者,进门后并不说话,我连忙问他有什么事?他支吾一下,然后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样,一字一顿地说:“兑——奖——!”说罢,立时用充满敌意的眼光望着我。当时我颇有些纳闷,但还是帮他安排验票、计算奖额、办理支付。过程中,我发现他忽然变得异常紧张。直到拿到现金支票后,他才告诉我,他一直不敢相信他真能拿到钱。
其实有他这样心态的彩民并不在少数,只是大多数人没有他这样极端。很多彩民在领奖时都会说:“我真没敢想我会中大奖!”潜台词自然是“谁知道大奖是不是真的?”当然,领到奖的人会相信。但能中大奖的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会质疑。
现在有不少媒体呼吁对彩票领奖办法进行改革,要求报道大奖得主采用实名制,公开真实面目的领奖照片等,增强彩票业的透明度。我想这对于缓解社会对彩票业的不信任肯定会有作用。但中奖人的隐私一旦公开,他们的生活必然不再平静。如果你是中奖者,你愿不愿意这样做呢?
彩票的公益之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信条。所以中奖后,有不少大奖得主会用捐款的形式回报社会。从2002年至今,安徽修建了7所体彩希望小学,资助了数以万计的贫困学子。这里面绝大多数的善款都来自于中奖者的捐赠。
2009年,安庆一位彩民中得“排列5”5050万元大奖,领奖时慷慨解囊,捐出100万元,要求定向资助安庆教育事业,回报家乡。这也是安徽大奖得主中捐款最多的一次。
2011年5月,一位宣城彩民喜中超级大乐透517万元大奖,领奖时捐出5.6万元奖金,要求定点捐助庐江县白湖镇安中小学。而那,正是他的母校。
也许是500万元、1000万元的奖金已不足为奇,也许是一个又一个“捐款门”事件让大奖得主不再信任公益机构,近年来大奖得主捐款的比例和金额出现锐减。当然,公益之路并非只有一条,做公益也不是只有一个办法。我只是希望中奖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尽一点力。毕竟你的幸运得益于千万人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能让更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一份关爱,那么你的善举换来的就不仅是个人心灵的平静。
每个人都有梦想
我有一个朋友,在2003年时,迎来了人生最大的低谷——生意需要维持,而资金面临中断。那时他突然迷上了彩票,经常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花上半天的时间想尽各种办法选号,然后用尽身上最后的几十元去打票。不过,他一次也没有中过。现在身家已过千万元的他早已不再碰彩票,也许是他不愿再触碰那段记忆。他曾感慨:“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那把打开梦想的钥匙。”
我的父亲买体彩也已有10个年头,1000元以上的奖从来没有中过。已经退休的他衣食无忧,大可不必每年花数千元去买彩票。不过被糖尿病折磨了20年的他,已经把买彩票当成他的“治疗手段”之一,每天研究号码,然后散着步去打票,再等着开奖。我想他做这些事,应该是一天中最专注、最开心的时光,而不时中出一些小奖,更让他有过节一般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梦想,而实现体彩梦的成本,几乎人人都能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