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承认,侯孝贤是高手,一部用20分钟可以讲完的故事,他用了150分钟来润色。不过,即便是150分钟的润色,你还是会发现有太多没有交代的地方,比如文清照相室的环境以及和林家的庄子相距多远,比如影片中多次镜头切换间的时间转换,但事实上,这些是真的不必要交代,又或者脑子稍动就能得到答案。
一直以来,侯孝贤拍的都不是爆米花电影,把20分钟扩展到150分钟,他想要做到的是对一个时代的暗示,以及引发所有观众的思考。150分钟不算长,但《悲情城市》却把一个度日如年的时代,刻画得生动并且深邃。其实,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并不喜欢侯孝贤的拍摄风格,没有大仰角,没有人物特写,偏爱广角镜头、偏爱固定长镜头……乍一看来,真像是吃饱了没事干,平添时间而已。但这一次的运用,却恰好把旁观者和局外人的定位拿捏得十分精准,不突出主角,更显得真实与平凡。
整部影片,我最不喜欢和最拍手称赞的,就是多种语言的运用。台语、粤语、国语、日语、上海话,以及文清的书信……原以为听觉障碍,会让影片变得更晦涩难懂,但当一句对白由台语转成粤语,再转成上海话,交流于角色之间时,我对于影片时代背景的诉求也跟着到达了顶峰。
缓慢的节奏、昏暗的色调,连短暂的安逸生活,也在为最后的悲情铺垫。所有的一切,都在诉说,这是一座无法独善其身的城市,这是一个悲惨无奈的年代。但以新生命的诞生开始,又以新生命的成长结束,好似在证明悲情掩盖不了温情,一切都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