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合肥市国土局获悉,国务院已正式签批《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批文即将下发执行。与规划修编前相比,合肥市(不含巢湖市、庐江县)建设用地总规模调增为1377平方公里,新增276平方公里。
区域性大城市:暂不含巢湖、庐江
与规划修编前相比,合肥市(不含巢湖市、庐江县)建设用地总规模调增为1377平方公里,新增27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调增为360平方公里,净增135平方公里。从数据看,合肥的“保红线”压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保增长”空间得到了相对拓展。这也为合肥由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迈向区域性特大城市,奠定幅员基础。
但因国务院部署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前,安徽省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在后,《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暂不含巢湖市、庐江县。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将逐级申请开展新的大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工作。
城市发展态势:人口向卫星城转移
“按照1平方公里1万人的指标计算,360平方公里应该有360万人居住。而合肥去年常住人口355万人,户籍人口218万人,按照一年合肥增长20万人口的速度计算,未来合肥市区的常住人口肯定有360万人。合肥很有可能是将人口向中心城区以外的卫星城转移。”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朱德开认为。
而在《合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示内容可见,规划将控制中心城市人口过快增长,适度扩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确定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将为301.5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将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中心城市人口将为370.7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将控制在360平方公里以内。
合肥“长大”的理由: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大型工矿企业、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等建设用地大量增加的土地需要,并解决建设与农业争地的矛盾;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土地资源与人口和谐发展,满足社会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型升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