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降息只能支持结构性行情
李大霄:钻石底 杨东辉:1800点见
没有牛市有牛股
乐观:3000点 悲观:1500点
下一篇4 2012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二次降息只能支持结构性行情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
 

近期,国内外的利好可谓密集,但是市场反应却罕见的麻木,每一次都重复冲高——回落——尾市跳水——连创新低的走势。直至本周五,央行不到一个月连续两次降息,才出现冲高——回落——创新低——强劲反弹的走势。但是我以为,二次降息不可能扭转上证指数的“极弱市”,只能支持结构性行情。               

“调结构转方式”央企股首当其冲

由于今年起政府实行了“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并且主动将GDP增速降为7.5%,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央企股,其中石化、钢铁、机械、水泥、建材、有色、煤炭、化工等企业,均出现业绩衰退甚至亏损。而央企股占了上证180和沪深300成分股的大头,占到了流通市值的70%以上。顿时间,使得“有罕见投资价值”的大盘蓝筹股的价值,大打折扣,并成了影响上证指数的负累。虽然大盘股未必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但是绝对找不到上行的理由。

降息对银行股是利空

央行的两次非对称性降息,对市场大多数股票是利好,唯独对10多年来稳取垄断性高利润的银行股是利空。预计2012年银行股的业绩成长性,将由过去的30%~40%,降为10%左右,这必将使长期看好银行股高成长性的投资者感到失望,越来越多的人会远离银行股,因为股市是最重预期的。占指数权重40%左右的银行股颓势明显,遂浇灭了市场全面性上涨的幻想。

大扩容背景下股市难有像样行情

新证监会主席上任后,推行股市“新政”,不可谓不卖力。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上任时去年10月28日沪指是2473点,本周五最低只有2185点,宣告了其“新政”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不正确地宣传“大盘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造成大盘股整体炒高后再重挫,加大了指数做空的动力。其二:股市发展思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不仅否认了20岁的中国股市属“新兴加转轨”的阶段,而且不适当地提出“中国股市没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更有人豪情万丈地宣称:8年以后,中国股市流通市值将由现在的17万亿变成80万亿,扩大4.7倍;年成交量达100万亿,即每天成交量4000亿,也比现在扩大4倍。广大投资者闻之,无不惊恐万状。因为流通市值从2005年的8900亿扩大到现在的17万亿,就使股指6124点跌到现在的2185点,并且令10年股市涨幅为负。如果要实现流通市值80万亿目标,股指岂不要跌到1000点?只要扩容大跃进得不到纠正,股市就不可能有像样的行情。

靠特批上市的大盘股害人不浅

按《公司法》规定,股份制公司上市的最起码条件是必须转制3年。但是在中国股市,行政部门特批的权利,竟然可以凌驾于《公司法》之上,将一些在海外投资遭受重挫的大盘股在国内上市,如:中国建筑、中国水电、中国交建、中信重工等,分别对市场隐瞒了据说在伊拉克、缅甸、利比亚、安哥拉等国的投资亏损情况,包装上市。尽管前三股上市后分别炒高到7.96元、6.23元、7.09元;尽管其发行价分别是4.18元、4.50元、5.40元,但最低跌到了2.85元、3.82元、4.72元,现业绩无一不变脸,股价无一不破发。本周五上市的中信重工尽管首日略涨,但早晚难逃破发的厄运。靠特批上市的大盘股破发,对指数和人气的打击是巨大的,何况待上市的大盘股至少还有6只。

市场的存量资金已快到枯竭程度

根据新开设的“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网站”公布的数据,前周末股民的保证金只有6545亿,上周末骤降为6080亿,少得十分可怜。同时,股票型基金只占流通市值的7.8%;所有机构只占流通市值的15.6%,大大低于成熟市场机构占比60%~70%水平。就是说,靠市场现有的微弱资金,根本无力支撑起17万亿的流通市值,更不用说支撑扩容大跃进,支撑大盘股发行(仅1个融资31亿的中信重工就令大盘从2350跌到2185点),无力支撑国际板和新三板。

寻找结构性机会是无奈的选择

由于目前的市场是非常悬殊的“敌”(股票供给、大盘股)强“我”(资金)弱,所以,市场有限的资金被迫在“白色恐怖”中去另辟“红色根据地”。从6月11日起至今的一个月,每天的成交量都是深市大于沪市,最大的比差是115亿。而这竟然是在沪深流通市值12.5万亿、4.5万亿的情况下发生的,反映了广大投资者日益远离沪市,远离大盘股,远离周期性行业股,转移到深市,到中小板,到创业板,到新兴产业、消费产业的高成长中小盘股中,去寻找结构性的机会。上半年在上证指数几乎不涨的情况下,凡是做结构性行情的人都受益匪浅,下半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股市结构性行情的特征将越发明显。因此,以上证指数来研判中国股市的时代终结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