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未丢老民俗
2012年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姓未丢老民俗

记者 邹传科
 

在人们不经意的记忆中,似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不可避免地味道越来越淡。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换以后,假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消费狂潮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景观。本报的调查显示,端午节被“假日化”后,超半数的民众选择回归传统,老民俗才是永不过时的经典与时尚。

起源:纪念屈原说广受认同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屈原投江说,有69%的读者表示了解。与此相比,伍子胥被夫差赐死,投入江中的故事仅有6.3%的读者有所耳闻。而孝女曹娥追随溺死江中的父亲投江,最终抱出父尸的传说,所知者更少,仅有1.6%的读者知道这也是端午的来历之一。17.5%的读者认为端午来源于驱邪避灾的寓意。

活动:老民俗占据半壁江山

在如何看待端午节的调查中,52.2%的读者认为传统活动太少了,26.7%的读者将端午节等同于粽子节,13.3%的人表示端午商业氛围太浓,仅7.8%的读者将端午节理解成诗歌节。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端午节活动调查中,近半数读者选择回归传统,对老民俗念念不忘。其中,41.1%的读者认为端午节适合划龙舟,倾向于挂艾草、吃五黄等民俗活动的读者占到42.3%。一些颇有创意的过法,如传统经典阅读、诗歌比赛应者寥寥,分别有4.5%、2.1%的读者响应。

文化:更多的人认同传统

本报调查显示,89.1%的读者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并认同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端午放三天小长假,也许不起眼,但将端午单列出来,心里也就为它空出一个小小的角落了。”刘娟代表了很多读者的想法。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习俗承袭下来,并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时候,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了。

记者手记:节庆游还需深入挖掘

又到端午节,各地的旅游项目均打上了端午旗号,但观察下来,基本以赛龙舟和吃粽子两大内容为主,此外再无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

眼下,绝大多数人对端午节的印象似乎只剩下吃粽子,南粽北卖,北粽南销,仿佛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这一项,便别无他物,渐渐丧失了民俗节日的真正韵味。

而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两项流传的习俗,主要来源于荆楚地区。在江淮地区,人们要挂钟馗相以驱邪魔;家家都以菖蒲、艾叶等制艾人悬堂或剪虎形贴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驱邪瘴……在长江流域地区,雄黄酒是必须要喝的,小孩子佩戴装以药材的香囊,驱邪避瘴。

即使是食俗,各地也有不同,江汉平原必吃黄鳝;甘肃民勤地区要蒸“面扇子”来吃,江西南昌地区一定要煮茶蛋或者盐水蛋来吃……

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还记得家乡的习俗,乐于延续家乡的传统,还是仅仅在忙忙碌碌中,到商场里随便买点粽子了事。

同时,景点景区的民俗活动,更应该深度挖掘各地的传统民俗,不单将赛龙舟发扬光大,其他的民俗也应该百花齐放。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