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邓一兵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后,在太空中完成多项预定工作,从18日23时开始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目前状态良好。
太空一个“昼夜”只有90分钟
截至19日17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度过了24小时。至此,他们的“天宫”生活度过了完整的一天。
与地面的昼夜更替不同,这短短的24小时中,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已经经历了16次日出日落。这是因为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航天员每90分钟就经历一“昼夜”。
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介绍,航天员在太空的作息问题,早在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时就引发了探讨。“太空一个‘昼夜’90分钟,人的作息时间是一次循环好还是多次循环好?研究表明,在近地轨道的飞行中,保持人固有的生物钟效率最高、健康状况最好。”
据介绍,未来几天,航天员还将在“天宫”开展载人环境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性试验等工作。
航天员实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邓一兵介绍说,18日是航天员上天后最忙碌的一天,为准备交会对接,连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进入天宫一号后,他们完成了气体采样以及一些设备的更换工作。目前,天宫一号内的环境条件非常好,温度在22~23摄氏度,湿度40%,整体环境相当舒适。
“执行同步作息制度后,按照预定计划安排,由景海鹏值班,刘旺和刘洋休息。”邓一兵说,“他们19日6点起床,开始全天的工作,按计划将开展飞行器照料与管理、航天医学实验,此外,还有目标飞行器电子邮件、飞行计划上行及短消息下行试验、双向视频通话实验等工作。”
在北京航天中心指控大厅,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现在航天员操作支持岗位上。他在谈到神九航天员乘组目前的表现时说:“任务完成得非常好,非常出色,我们在地面上关注着他们,全国人民也在关注着他们。我一定把这种关注转告他们,同时也提醒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注意休息,注意身体。”
据了解,19日15时1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完成了交会对接后的第1次轨道维持,结果表明轨道维持达到预期目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转为组合体控制模式,由天宫一号承担姿态与轨道控制任务。
据悉,神九和天宫组合体在轨运行期间将视情况进行2次轨道维持。
航天员收到首封地面电子邮件
19日15时46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成功接收祖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首次开展的天地电子邮件传输试验获得成功。
北京飞控中心按计划将精心选编的包括图片、文档、视频在内的数据包,通过专用的软硬件平台向天宫一号发送。稍后,航天员在终端显示系统看到了来自地面的第一封邮件。据介绍,这是地面第一次以邮件的形式向航天员传送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航天员不但能随时接收地面发送的飞行计划、文本信息,还能接收新的视频、音乐、图片等资料,极大地方便、丰富了航天员的太空工作和生活。
在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宫的第一天,3名航天员协同配合进行了目标飞行器照料与管理,并开展了相关空间科学实验。
相关报道
神九所遇发光体疑为飞蛾或飞机
针对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直播画面中突然出现的两个不明发光体,研究UFO达40余年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19日表示,闯入镜头的可能是两只小飞蛾或飞机。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就在民众观看神九发射升空直播时发现:“神九”升空4分11秒左右,整流罩脱离后,由红外摄像设备拍摄的画面中突然出现两个发光体,其飞行速度非常快,与神九擦肩而过,转瞬即逝。这一现象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和猜测。
王思潮说,从现在掌握的几点资料来看,不明发光体有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拍摄望远镜附近几十米以内有两个小飞蛾从镜头前飞过,由于视角关系,就像人的手指头可以比月亮更高一样,飞蛾的高度也比神九高。因为是红外拍摄,飞蛾的热量不是很大,所以如果镜头灵敏度过高,两只飞蛾可能在镜头内出现。第二种就是飞机,飞机正常情况下很难出现,因为有禁飞区,升空4分12秒时神九已经飞到陕西上空了,若当地不是禁飞区,发光体就可能是飞机。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如果是分隔几百公里的不同观测站同时拍到两个光点,就可能真的是U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