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育光辉桃李芬芳
2012年6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作育光辉桃李芬芳
探寻巢湖黄麓师范
周玉冰 文/图
桂翁堂
“桂翁堂”说明牌
旧教学楼
张治中亲手栽植的广玉兰
校园内一角
张治中塑像
校园内高大的树木
 

在安徽的著名学校中,黄麓师范在许多人心目中是神圣的。这是一所由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亲手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80年沧桑一路走来,很不平凡。

“和平将军”创办黄麓师范

在省城一些文化主题采访中,笔者发现许多学者都与黄麓师范有关系,或在那里读过书,或在那工作过。这所由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创办的乡村师范,在许多人的心中凝成一种深厚的情愫。

笔者决定前去探寻黄麓师范,感受这所隐藏在乡村的师范学校的精神内涵。出发那天,书法家黄书权及安大和文达学院几位教授也相约前往。原来,拜访黄麓师范也是他们的愿望。

从合肥出发,经过六家畈、中庙,再行一程就到了。一路上,笔者特意留意这一带起伏的村落与农田。笔者想,这是一块“地气”十足的地方,在中国现当代史上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仅六家畈就出了数以百计的淮军将领。

张治中,同样是从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以天下为己任,谋求国共合作、避免内战而不遗余力地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尤值一提的是,他情系家乡,致力于推动农村教育,亲手创办的黄麓师范,与著名的晓庄师范并肩驰名于大江南北,被视为乡村教育的楷模。

值得一看桂翁堂

乡村水泥路可谓是峰回路转,鸡鸭在路上穿行,偶尔惊乍地乱窜。黄麓师范位于张治中老家洪家疃附近,这里是真正的乡村。

一个乡村师范学校办了80来年,仍在为地方教育事业发挥重要作用,不能不说是很了不起的。

到达学校时,上午的课程已经结束。许多学生端着饭碗穿行于宿舍与食堂。校园内迎面有一尊张治中玻璃钢全身塑像,这是1990年张治中百年华诞之际,家乡人们为他塑造的。塑像左侧是一排旧房子,绿化非常好;右侧一幢新教学楼,刚刚建好。

校园内北行,下坡,立即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几棵高大的树木昭示着岁月的久远,据说,有一棵广玉兰是张治中亲手栽植,从金陵大学农学院移过来,枝繁叶茂。

校园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桂翁堂,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这是建校之初兴建的集礼堂与教室为一体的堂馆。“桂翁堂”是张治中为纪念父辈(桂字辈)而起名的,从中可见将军的孝义精神。当时,匾额由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现在的匾额由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锐题写。

学校西侧有幢老房子,作了办公楼。厚实的木楼梯,踩上去像是踩在历史深处,心中油然而生敬意。

一路走来80年

观看校史,你会折服它文化底蕴的深厚。仅题词一块,除了张治中本人,还有孙起孟、程思远、卢嘉锡、吴阶平、陈俊生、杨海波、邹时炎等名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黄麓师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80年沧桑演变,黄麓师范一路走来。很辉煌,也很不平凡。

1928年冬,受陶行知、梁漱溟等教育人士兴办农村教育思想的影响,张治中决意在自己的家乡办一所学校,以教育民众。他于返乡扫墓之时,慷然解囊,在洪家疃北创办黄麓学校(一部),在张家洼改建张氏宗祠为黄麓学校二部。黄麓学校依照城市小学六年制。第二年就招生了。1932年,张治中的长女张素我还曾在此教授英语,并创设了幼儿园。

张治中决定加快乡村教师队伍的培养,为此创办黄麓师范。 1931年底,他捐资易地筹建,校址选在洪家疃清水塘东侧的岗坡上。1933年夏,经省教育厅批准,黄麓师范正式诞生了。张治中亲任名誉校长,并题写校训“敬、勇、诚、毅”。面向全省招生,当年招收100人。据说,这100人中,许多人在教育上卓有建树。

张治中还派少校军官彭德富率领一班士兵驻守在学校,一方面保卫学校和附近的村庄,另一方面负责学校军事训练。这应该也算是黄麓师范历史上值得大书的一笔了。

张治中有一个伟大的设想,创办实验乡:北自淮南铁路,南抵巢湖,东起炯场,西至长临,筑起环乡的乡道……同时,办一百所民众学校。把黄麓师范逐渐扩大,成为大学,附设一所中学,若干小学。此外如科学馆、天文台、图书馆、医院等,应有尽有。可惜,因抗日战争等众多历史原因,他的理想没能实现。但他爱家乡爱教育的情怀感染了家乡后人,同行的书法家黄书权在参观后就向笔者透露了他今后要在文化上回报家乡的想法。

拓宽合作办学途径

1963年,黄麓师范建校30周年之际,张治中赠送锦旗“ 作育光辉”,虽然,黄麓师范没有按将军的理想朝着综合大学走下去,可是,它为全省师范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有力推动了安徽基础教育的发展。

国家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学陶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黄麓师范获得过许多荣誉,现任校长许学奎自豪地告诉我,国家教育部曾推广黄师的办学经验。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师范学校的办学空间越来越小,我省不少师范学校改成了高中,黄麓师范如何在时代发展中前行呢?

“走多元化,多形式办学之路,积极拓宽合作办学途径。不仅承担着地方教师进修培训的任务,2000年始,与巢湖学院合作办学,实行“3+2”办学模式,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许学奎告诉笔者,八十年来,黄麓师范虽几度变迁,历经沧桑,但黄师人薪火相继,秉承张治中的办学宗旨是不会变的,这也是黄麓师范发展前行的内在力量。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