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住一只大牛股,从此过上“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股民的终极梦想。然而在熊多牛少、妖股横行的市场常态下,骑上金牛似乎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想。
事实上如果善于择股,今年以来一些股票本可使股民们既赚指数又赚钱,比如浙江东日、零七股份、包钢稀土、东宝生物等。只是上述个股多属题材类“妖股”,一般投资者极难把握。而待炒作潮消退,它们的股价往往长期走软,进而套牢一大批“高岗守望者”。
若把时间起点放至更远处,可发现A股市场曾有多只走势稳健的大牛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本人统计近10年涨幅靠前的个股,发现有94只涨幅在5倍以上,而且这些个股大多能穿越牛熊周期,给投资者带来更为安心的回报。苏宁电器、贵州茅台、包钢稀土、云南白药涨幅均在10倍以上,而其市场表现基本都是短期内少见暴涨暴跌,却能在年复一年的“长跑”中逐步迈向高点。
“概括这些牛股的共同点只需要三个字:定价权。”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认为,牛股们大致可归为品牌消费(食品饮料)、寡头制造龙头(工程机械、汽车家电)、稀缺资源(煤炭、有色)和医疗保健等四类,分别对应定价权的四个来源——品牌、垄断、资源和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