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合肥城市建设大发展: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织,城市范围大大扩展。这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喜人成果,令人振奋。但与此同时,也伴生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即乘车难、行车难、停车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三难”现象?首要原因是公共汽车少、不少道路没有公交车站。从我住的小区走到公交车站,要20多分钟,加上到站后等车,大约要30多分钟;上车后多数时候找不到座位,站着的人比坐着的人多。第二个原因是,不少人因乘车难影响上班和休息,不得不贷款买车(当然也有不少人是经济条件好才买车的),致使私家车猛增,这又加重了道路拥堵、行路难。第三个原因是私家车增速过快,停车场建设没有跟上,所以很多车停在道路旁,这不仅给道路拥堵又增加了一个因素,还给行人、行车安全增添了一个危险因素。这“三难”已令人头痛,而连带产生的问题则更大,首要的是能源紧张,国家不得不扩大石油进口,这又提高了运输成本,影响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蔬菜等食品价格高就与运价高大有关系)。看来,城市交通问题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何入手?应当说方面不少、方法也较多,诸如开通无轨电车线路、修建地铁等等;但首要的也是最经济的方法,是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交通。这在国际上,已有不少国家是这样做的,如英国多年前就提倡并行发展公共交通,给公共汽车设置专用车道,即公交优先;德国以法律形式规定推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并给公交建设以投资上的保证;还有荷兰等国的公交车,乘坐既方便又舒适,车内的座位往往有一半是空的。这些国家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为什么不鼓励大力发展私家车,反而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呢?大概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能源问题、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问题及环境保护问题。联系到我们的实际来看,一是坐公交车省钱,1元钱(有的车是2元)可以从起点坐到终点站;二是省油,公交车的人均耗油量不知要比私家车少多少倍,这既给个人节约了资金,又使国家减少了石油的进口量;还可大大减少道路堵塞、降低环境污染,这真是一件利国利民、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
发展公共汽车交通,建议有关机构做好调查研究,首先布好线路,力争做到每条道路上都通公共汽车、居民步行5-10分钟就可到车站;第二要增加公交车辆,增加班次,力争5-10分钟就有一趟车,这既方便了人们出行,又提高了乘车的舒适度。当然,要做到这两条,还要有政策的支持,即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公共交通,下大力气抓,并给予足够的财政投资和适当的财政补贴。我渴望在合肥市人民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合肥市的公共交通能迅速发展起来,在近一两年内解决乘车难、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使城市居民出行方便、省钱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