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的“5·19”行情,创造了1047点~1756点、30天涨67.7%的奇迹,成为中国投资者永久的美好回忆。眼下又到“5·19”,尽管人们不时心存重温“旧梦”的幻想,但更多的是对“十年涨幅为零”的苦叹。此为何故?
股市背景有相似之处
1999年“5·19”时,中国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失灵,大批国企陷入了困境。此时,以周正庆为主席的证监会向国务院提议并获得批准,推出一系列积极的股市政策,仅用10天就将股市从1047点涨到1550点。随后,《人民日报》发表了《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称“这只是恢复性行情的开始”,股市便一路涨到1756点,用股市的财富效应激发了人们的信心,有效地拉动了消费和经济。如今中国的经济又面临着与13年前相同的情况,尤其是经济减速比当时更明显。于是,温总理年初首次发表了“要推进新股发行改革,促进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以郭树清为主席的证监会相继推出了一二十项股市“新政”;本周王岐山副总理和周小川行长又破天荒地强调:“要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央行将与证监会合作支持资本市场发展”。这便是人们怀念“5·19”的原因。
产业政策和热点有相似之处
1999年“5·19”行情,亦可称为“高科技行情”,300多只触“网”股票均一飞冲天,从而拉动了整个股市的大幅上扬。《人民日报》文章更是满怀激情地称赞:“当前市场的热点正常,走势正常,股市44倍平均市盈率很正常”,令投资者无不欢欣鼓舞。现在的“5·19”,从党中央到国务院,再到“十二五”规划,都把大力发展战略性七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崛起的生力军,并确定了在未来四年中,政府对新兴产业投资10.8万亿,其中环保5万亿,新一代技术产业3.5万亿,支持的力度之大,实属空前,绝不亚于2009年全面增加的4万亿投资。这是人们看好高科技股未来的缘由。
两个“5.19”之不同
第一,股市规模不同。1999年“5.19”行情启动时,股票只有800只,流通市值只有5166亿,日成交量只有68亿,而现在,股票达到2475只,流通市值高达17.6万亿,日成交量1400亿以上,分别扩大到3.09倍、34.06倍、20.59倍。
第二,市场热点不同。尽管1999年时“网络”还仅仅是一个概念,高科技股只是有名无实,但管理层仍然满腔热情地全力支持这一热点。而现在,尽管高科技公司超过了1000家,多数公司在高科技人才、技术、设备、产品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式的实质性的发展,但管理层却认为25倍的高科技股估值依然过高,甚至把30倍市盈率的高科技股视为“毒资产”,而无视美国纳斯达克市盈率高达40倍市盈率,造成了在市场最有人气的高科技股普遍遭到了打压,而将市场宝贵资金引向去买传统产业的大蓝筹,屡买屡套,白白牺牲,连寄予厚望的1000亿沪深300基金刚下水就翻了船,使市场重归低迷。
第三,扩容节奏不同。1999年“5·19”时,政府一方面大力引进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另一方面明显放慢了扩容节奏,让市场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遂营造了火爆的财富效应。而现在,一方面基金和机构的资金在连年的大跌中严重缩水,市场的存量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依然搞一周发9只新股、一天审核14只新股的扩容大跃进,致使市场财富效应缺失,只有亏损效应。
第四,估值不同。1999年“5.19”高点1756点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在50倍以上,而现在2350点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4~15倍,沪深300市盈率只有11倍,中小盘成长股的市盈率只有25倍,明显低于国际成熟股市,因而具有更大的投资价值,从QFII和国外养老金急盼进入中国股市便可见一斑。
第五,交易手段不同。1999年“5.19”时没有股指期货,市场只能靠做多才能赚钱。而现在,在2900点推出了股指期货,再加上可以融券“裸卖空”,两年中,股市就一路下跌。哪怕管理层大力号召人们买沪深300的大盘蓝筹股,哪怕推出1000亿的沪深300基金,都遭到股指期货的空头的坚决打压,屡屡得手,扼杀行情。正因为此,1999年“5·19”行情30天内指数可涨近70%,而今年5个月来,目不暇接的股市新政指数也只能使股指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