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科技怎么融合
2012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文化科技怎么融合

2011年7月,芜湖方特梦幻王国、方特欢乐世界举办的威尼斯狂欢节,吸引了各地的游客(资料图片)
 

“3天,游客超过12万人次!”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胡光华看着报表,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胡光华负责方特欢乐世界和方特梦幻王国的市场开发。五一假期,沿江地区有两天半阴雨连绵,方特不仅没受天气影响,进园游客人数反而创历史新高。

“用高科技手段表现丰富文化创意,是方特主题公园的魅力所在。”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承沛告诉记者,改革是文化产业激发内在活力的“催化剂”,而开辟与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则是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据《光明日报》5月14日头版头条报道

“融合”让“老树发新枝”

作为主动改革的非试点省份,安徽不仅连续两年省本级和所有省辖市全部入选“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而且组建的出版、发行、报业、演艺和广电传媒五大集团,同时出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沿“舞台”。

“体制改了,机制活了,关键要有增长点和新空间。”安徽省文产办主任周玉介绍,包括五大龙头集团在内的安徽文化产业,主体都是传统业态。改制以后,市场主体的使命和空前高涨的积极性,要求企业必须快速发展,必须提高效益,而这一切使业态创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时代e博、E时代名师课堂、电子书包、校讯通……由传统出版社为主体组建而成的安徽出版集团,在做大做强传统出版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运用3G技术、产品及运营平台,以图文、音频、视频、远程遥控网络技术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对出版内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旗下上市公司——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开发推出的一系列“E”产品很快风靡市场,成为科技部命名的“国家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中,唯一一家出版企业。

文化融合科技,让“老树发新枝”。安徽演艺集团对此有着深刻体会。在精益求精传承文化的同时,为适应新一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演艺集团不仅在舞台声光电上紧紧追踪技术前沿,而且把3D技术运用到黄梅戏演出中,生产了我国第一部3D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打猪草》、《夫妻观灯》、《六尺巷》等经典小戏也有了3D版,把“舞台”拓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网站。

“融合”催生“动漫大省”

乘坐古朴的木船,穿行在弯曲的河道,两岸是古城酒肆、商铺、民居;电闪雷鸣中,白素珍、小青和法海大施法术,数以吨级的水流演绎着水漫金山的“实况”——这是观众络绎不绝的方特梦幻王国引人入胜的“卖点”之一。

如果说传统文化企业是为了创新业态而借助科技的话,以方特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则是高新技术的产物。方特主题公园事实上是一个自主产权的科技王国,先进的曲面电影投影系统及方法和娱乐用动作模拟设备、全亚洲最大的3D屏幕……现代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字模拟与仿真、数字影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变成与现代时尚对接的文化产品。在这里,科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黑脸大包公》、《九华小和尚》、《淮南子传奇》……随着一张张“安徽制造”的“明星脸”通过国内外荧屏传播,人们印象中“农业大省”、“能源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安徽,悄然进入了“动漫大省”的行列——借助文化与科技融合,安徽已经拥有了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基地,拥有了已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而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11年度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名单中,安徽有8家企业上榜,入选企业数并列全国第三位。

以空前的力度促“融合”

“我们通过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还要通过大力推进与科技融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今年1月,在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唐承沛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通过组建文化产业发展技术联盟等多种措施,促进安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4月18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全面推进文化科技攻关行动、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行动、文化标准化建设行动、文化品牌打造行动;重点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文化数字化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和文化科技人才集聚等工程。针对文化企业存在的用地、融资和引智难题,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策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的具体程度和扶持力度都是空前的。”周玉评价说。安徽省规定,对文化科技融合型项目,除得到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倾斜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专项资金、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文化科技企业和项目的比例不低于20%;对申报获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发行基地、广告创意基地的地区和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文化企业,省财政给予50万元奖励;主导或参与新制修订文化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省财政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文化科技产品和服务优先纳入各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

从人浮于事的“大锅饭”到积极竞争的“市场人”,安徽文化产业靠的是主动改革。从改革激发活力到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安徽文化产业锻造的是与科技融合发展这把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