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水缸”拆除“定时炸弹”
施工挖断电缆整条街摸黑
温泉设计方案征集昨送大礼
花几百块钱,就能给肺“洗个澡”
图片新闻
97人报名参加合肥出租车听证
钢铁供应链“搬”进合肥
下一篇4 2012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大水缸”拆除“定时炸弹”
今年拟完成大杨镇等搬迁,3~5年内搬迁6万人左右
记者 俞宝强
 

作为合肥市民的“大水缸”,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的环境一直备受关注。按照规划,居住在水资源一二级保护区的几万居民都将逐步迁出。目前搬迁情况如何?昨日上午,记者跟随合肥市人大来到保护区内了解一番。 

水库旁还有5家养猪大户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岗集镇刘小郢村民组,在水库的二级保护区内,记者看到一位养殖员正在猪圈内喂猪。该养猪场养有近百头猪。现场比较肮脏,猪圈里散发了的阵阵臭味和骚味,猪圈内脏兮兮的猪粪更是随处可见。在猪圈前方,记者看到几口大缸,堆满了黄糊糊的黏稠物,仔细辨认,竟是猪饲料等混合物,这些污物大多都已发酵变质。

“我老家在长丰庄墓,那边的养殖场已搭建好,下个月就可以搬了”。该养殖户徐老板告诉记者。据岗集镇副镇长何伟华介绍,半年前这里还有十几户养殖户,但二级保护区内,必须要搬迁,所以现在只剩5户了,计划6月份,剩下的养殖场全部搬迁出去。

今年拟完成大杨镇等搬迁

据悉,合肥市将计划用3~5年的时间,搬迁二级保护区内所有的居民和企业,相关县区正在实施搬迁计划,2011年井岗镇已经完成9个村庄的搬迁任务,今年又完成了3个村庄的搬迁任务。今年,庐阳区拟完成环湖北路以南、大杨镇等引用水源保护区的搬迁。

庐阳区大杨镇西南邻董铺水库,东北靠大房郢水库。此次规划区域位于合肥市水源准保护区范围,目前该区域内大部分用地尚未开发,村镇建设用地比重极小,以单层、两层的农民自建房为主,整体设施配套不均衡,风貌及环境卫生较差,面临交通拥挤、环境难以改善等诸多问题。根据该区域未来的总体规划,董铺水库北部为水源涵养生态林区,将建成设施配套齐、环境良好、环境秀美的现代城市生态滨水住区。规划区内用地以农林用地为主,建设用地以居住为主,规划居住人口为4500人左右。规划区南部位于董铺水库一级保护区及一级保护区外延两百米的强控制区范围内,禁止一切开发建设。

据了解,在复建点建成前,政府部门将帮助村民们租房。复建点建设初步选址科学岛路与长临路交口、大别山路与长临路交口两处。

3~5年还要搬迁6万人左右

目前,全面清理了两大水库的污染点源,搬迁了一二级保护区内上规模的畜禽养殖厂二十余处,截流了两大水库上游大小开发区的污水排放,并对开发区实行了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

“环湖北路以南的三十岗乡,今年内全部完成拆迁,共有4个复建点,道路下方铺有污水管网,可以排到望塘污水处理厂。一级保护区已经没人住了,二级保护区内,计划三到五年内还要搬迁6万人左右”。合肥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井岗镇共有14个村庄需要拆迁,目前已经拆了10个,还有4个。今后,可以经营生态农业,比如无公害蔬菜,确保不会带来污染。

此外,为保护大水缸,针对环库、穿库公路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水库在保护区设立了规范化的交通警示牌48套,提示“您已进入一级保护区,禁止垂钓……”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