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唐伯虎,人们多半会提起“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同时联想到时下在电视和网络上十分走红的那个不思功名、游戏人间、整日无事生非、费尽心机猎取女色的风流才子。其实,唐伯虎是一位尝尽人世辛酸、一辈子坎坷失意的落魄文人!
仕途还没开始就遭变故
在明代,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被人们合称为“吴中四才子”;画坛上,唐伯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号“明四家”。其中坐第一把交椅的唐伯虎,本名唐寅,父亲唐广德是大商人,家资雄厚。
唐伯虎并非从小就像后世编故事者所认定的那样“不思功名”,他与当时所有读书人一样,也曾满腔热情地在“学而优则仕”的路上努力奔跑了好多年。出身商贾之家的他,从小喜爱文艺,天资聪颖,才华早露。15岁时,唐伯虎在秀才考试中得了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其文章、诗词、书法、绘画为世人所佩服,声名传播于江南。18岁时,唐伯虎娶了苏州女子徐氏为妻,婚姻幸福美满。正值少年得意,家中却开始屡遭不幸。几年时间内,父母、妻子、妹妹相继亡故,家境也败落下来。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28岁的唐伯虎赴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参加乡试,又得了第一名,实现了他早年发出的“闭户经年,取解首(乡试第一名)如反掌耳”的宏愿。
一条坦荡的仕进之路在唐伯虎的面前铺展开来了。不料,接下来发生的变故,把他一下子打得晕晕忽忽!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奉命前往北京参加会试。途中与江苏江阴富人子弟徐经相遇,相谈甚欢,成为莫逆之交。据说那次会试的试题很偏,独唐伯虎与徐经二人文采飞扬,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眼看着要名满天下了,却有人告发说徐经考前买了试题。唐伯虎也受此牵连,被关进了皇家大牢!
据历史记载,他在牢里被百般拷打,受尽折磨。案子审了一年多,虽没有判定唐伯虎为主犯,但朝廷却认为他难逃干系,将来不能为官,只能为吏,于是把他释放出狱,贬为浙江藩司小吏(浙江地方政府中的小办事员)。唐伯虎受不了这种轻视和耻辱,毅然不去浙江就任吏职,而是放浪远游,仿效太史公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足迹至于衡山、庐山、武夷山、洞庭湖等地,然后回到家乡苏州。
唐伯虎果曾点过秋香?
几百年来盛传于中国民间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究竟有没有一点历史依据?
当时有一部笔记小说集《蕉窗杂录》,记述了唐伯虎的浪漫故事。
唐伯虎被朝廷放逐回苏州以后,有一天看见一艘大船,船舱里面有一个娇媚的女郎,看着他笑,并以眉目传情。他就雇了一条小船尾随着大船。船到湖州,才知道那是一个仕宦官僚之家。于是他装成落魄书生,天天到这家大门口来,请求当这家两个公子的“佣书”(受雇为人抄书)。主人受了感动,把他收容下来,教两个儿子读书作文。
唐伯虎“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这家的两个儿子文章越写越漂亮,主人一家都十分欢喜。唐伯虎想回家了,他提出要主人把府上那个对他笑过的美貌女子嫁给他。主人于是叫家中婢女全到厅里来排队,任他挑选。唐伯虎一眼认出了其中的一人就是在苏州对他笑的那个美人,问其名字知道叫秋香。
点秋香越演越传奇
可见,点秋香是有其事的,但由于唐伯虎名气本来就很大,加上他早就在诗歌里坦承自己“好色”,所以这个故事传开之后,成了江南民间乃至全国最为人艳羡的一段风流佳话,再经过文人们一番捕风捉影的加工,演变成了“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明朝末年就已被收进冯梦龙编的《情史》和《警世通言》。后来的历朝历代中,这个故事不断地被改编成戏剧、弹词乃至现代的电影、电视剧,经久不衰。唐伯虎成了古代文人在世俗社会里知名度最高的一位“超级明星”。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其实算不上精彩,却流传了近500年,一方面说明人们普遍都对封建伪道德心怀不满,对唐伯虎这样的风流才子十分羡慕;另一方面也说明,唐伯虎对封建伪道德的反抗,采取的只是一种温和的甚至有点庸俗的方式。对于读者和观众来说,是一出挺好玩的喜剧;但对于丧失自己人格尊严和文化品位去迎合世俗的文艺家唐伯虎来说,不如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