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就五家中标单位的设想昨日本报进行了详细报道。见报后,许多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希望对新获得的资源能够“三思后行,精耕细作”,毕竟一次性的资源不能重建 。
市 民 三思后行,精耕细作
“我把五个设计方案都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觉得每一个方案设计得都很好。”昨日,市民刘成明老人特别致电本报表达自己对未来合肥的憧憬。
刘成明也希望借助本报提出一些建议。“资源利用往往就是一次性,一旦没有规划好,再走回头路就难了。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够慎重再慎重,”
同样,从事设计工作的仇新也给本报打来电话并提出建议。他希望对新合肥的建设,政府部门能够以环境保护为中心,好的环境就是最珍贵的资源。他还希望在巢湖沿岸减少高层建筑,让更多的人能从家里看到美景。
专 家 听专业的声音最可贵
“能够不惜重金从全球邀请世界级的设计单位,为合肥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并且还积极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从这来看,就该给予高度赞赏!”对于五家中标单位关于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的设想,也一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关注的焦点。
“设计单位都做了很多工作,强调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上都很一致。而且,对于巢湖的治理、修复和保护建议也很明确。”对于五家设计方案唐凯评价说。
高 层 5大方案并非终极版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听取有关汇报后表示,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龙头和引领,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内涵,必须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规划。“我觉得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规划部门再进一步细化,并引起我们的重视。”吴存荣说,要在专家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
“总体来讲,合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人水和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吴存荣说,特别是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要有新的管理理念,不要对自然资源做太大的改变,稍加修饰就是一个很好的景点,或成为一个很好的生态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