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组合拳”力促第二波反弹
2012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股市“组合拳”力促第二波反弹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
 

正当上周沪指以连续的跳水将346点反弹的0.618成果(2264点)悉数抹去、市场对三个月来的股市“新政”流于空谈、面临失败危险发出强烈质疑时,长假期间,管理层终于清醒过来。从温总理到证监会、央行、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全国社保理事会,各部门集体上阵,纷纷拿出了一连串落实股市新政,维稳的利好举动,促成了股市第二波反弹。 

增资举动是久违的利好

多年来,股市只有不停地大扩容,而从不见实质性的增资举动,致使供求严重失衡,股市连续两年熊冠全球。如2009年基金市值有3.4万亿,如今只有2万亿;2009年股市存量资金有3.2万亿,如今只有7000多亿;2009年流通市值只有5万多亿,如今却高达16万亿。正是在中国股市处于“具有罕见投资价值”而资金枯竭的情况下,证监会一举将QFII额度从300亿美元增加到800亿美元,将IQFII从200亿人民币增加到700亿人民币,并且新增的500亿不受20%可进股市的限制,可以全部入市。这对股市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是用外资促内资;用QFII中的绝大部分国外养老金进中国股市,来促国内养老金入股市;用10年来QFII资金从1213亿变成2656亿、盈利119%的财富效应,来给国内养老金上课。尽管QFII入市需有一个过程,但此举至少表明,目前中国股市极具投资价值,对国内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是信心的鼓舞,对一味做空的机构是极大的震慑,至少起到了维护沪指2132点乃至2242点底部的作用。

养老金入市终于露出峥嵘

本轮行情中的最大利好——养老金入市消息,但由于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出尔反尔,遮遮掩掩,成了导致3月下半月股市暴跌不止的重要原因。正当此利好即将化为泡影时,4月3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在博鳌论坛上,终于揭开了面纱,称:“广东省委托社保基金操作的千亿中的一部分(20%)可以进入股市,今后最大比例可达40%。”此消息尽管来得晚些,但市场依然感到振奋。因为这毕竟是为养老基金进股市开了一个头,股市的大幅下跌换来了试点养老金的盈利,并可换来更多的地方养老金入市,这个代价花得值得。在广大投资者看来,今后,只有当各省市的养老金都纷纷入市,管理层才会自觉纠正中国股市的扩容大跃进的顽疾,十分注重维护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股市的“天平”才会由向融资方倾斜,变成适当地向投资方倾斜,中国股市才能像美国股市那样,涨多跌少、慢牛不止,值得中长线投资。

新股改革方案浮出了水面

尽管改革方案的六项内容存在种种的不足,尤其没有触及适当放慢扩容节奏,但是改革总比不改革好,至少有几项积极的意义。第一,改变了新股“三高”发行,将超募给上市公司放到银行睡大觉的资金留给了市场;把高发行价圈走的资金留给了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低发行价将吸引更多的一级市场新股认购者和二级市场新股投资者。第二,新股降低发行价后,有利于新股上市后由低逐步走高,对二级市场有向上的指引作用,一改以往新股首日高开、高走、高换手,一步到位后就一路跳水,带动二级市场下挫的负面效应。第三,引进存量发行,今后的新股上市时盘子就比较大,从而使现有的新兴产业的含权小盘股成了稀缺资源,有利于市场深入发掘其价值。第四,今后新股发行时,网上网下的申购比例由原来的3:1变成1:1,这样机构就天然地成为新股的主力,可有效扼制炒新投机专业户背离价值地恶炒新股、导致一二级市场价格严重倒挂的行为,有利于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第五,新股发行价大幅降低,既可扼制部分企业的上市冲动,又可抑制目前6000~10000家创投公司到处“选美”,一年后以高价退出的短期行为,压缩了“小非”的获利空间,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发令枪响

温总理日前在四地调研时明确表示:“要根据形势变化,尽快出台预调微调措施,同时做好准备,留有相应的政策空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会议在一年后重提“要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这可视为预调微调的发令枪打响,此后,下调存准率,甚至降息,以及结构性减税等突发性利好,随时都有可能出台,这对股市的反弹将造成直接的刺激。

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超预期

国家发改委主任在长假期间提前发布信息:一季度GDP8.4%,CPI3.5%。国家统计局又披露:3月份PMI为53.1%,非制造业PMI为58%,创了一年的新高。这表明: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长的态势,一扫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为股市的反弹提供了经济基本面的有力支持。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