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羽绒服去熟识的洗衣房干洗,拿回来之后却发现羽绒服被损坏了。魏大姐去洗衣房理论,店伙计却称羽绒服在送来前就损坏了,只答应把这次干洗的钱退给她。“家门口的洗衣房,老板也是熟人,实在不好多说什么,但我想想就觉得憋气。”魏大姐想以这次“惨痛”的经历,提醒大家去干洗衣服时要多长个心眼。
魏大姐拨通星报“维权帮帮堂”热线时,依然气愤难平。魏大姐说,把羽绒服送去时,店伙计只是粗略地检查了一遍,并没告诉她羽绒服有损坏,更别说在收费单据上注明相关情况了,洗衣房怎么能说他们没有责任?
记者从省消协了解到,根据《安徽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从事洗染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与消费者共同确认洗染前衣物状况,向消费者介绍衣物洗染效果,并在服务单据中注明相关内容。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服务,造成衣物损坏、串色、染色、遗失等后果的,应当退还收取的费用,并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服务’是指提供洗染服务,并非‘应当与消费者共同确认洗染前衣物状况’。”工作人员解释说,该条例中只是规定经营者应当与消费者共同确认洗染前衣物状况,但如果没有确认,消保条例并没有规定应如何赔偿。“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去辖区工商所进行调解,协商解决。”工作人员说,由于消保条例的一些条款只规定了义务,却未规定如何赔偿,平时遇到消费者来投诉这类消费纠纷时,他们也觉得很苦恼。
记者采访时发现,消费者对于洗衣类的投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的洗衣店设备陈旧落后,设备和技术不达标,经营者用普通水洗而谎称干洗,造成衣服洗后损坏;二是洗衣店准入门槛较低,许多洗衣店的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看不懂服装洗涤标识或不按照洗涤标识要求操作,造成衣服损坏;三是有的洗衣店接收服装时不做认真检查,不详细填写信誉卡,发生洗衣服务质量纠纷时,经营者以行业规定、责任不清等各种借口来敷衍消费者以此推卸责任或拖延时间不予解决。
那么消费者应怎样尽量避免洗衣纠纷呢?星报“维权帮帮堂”提醒消费者,送洗衣服时要认真填好“洗衣单”,交付衣物前应要求店方注明衣物的品牌、颜色、款式,是否有破损、色差,洗后可能造成的后果等注意事项,都须填写清楚。在取回衣物时当场也要仔细检查确认。同时洗衣应选择正规的洗衣公司或干洗店,从而保证洗衣质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消费者应保存好消费票据,所购贵重的衣物应保留有关购衣单据,一旦发生洗衣纠纷,可作为索赔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