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周
古人拜年:投“刺”与团拜
3上一篇 2012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古人拜年:投“刺”与团拜

陆茂清
 

新年来临,各式人等纷纷向亲友寄赠贺卡拜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只是古代不叫贺卡,而是叫“刺”。

亲者登堂 疏者投刺

与现在一样,古人每逢新年到时,同僚、亲戚、朋友间穿梭往来相互拜年,且是不论关系亲疏都得应酬,少者几天,多者旬日,忙得疲惫不堪却不亦乐乎。

为了“减负”,老祖宗设法改革:“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清·富尔敦崇《燕京岁时记》)”就是凡是亲近的,登门拜年;一般关系的,送“刺”即可。

“刺”,又称“谒”。古代没有发明纸时,把竹木削成条刺,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身份连同祝词便成了拜年帖。纸发明后,习惯上仍叫“刺”。

古时候尚无邮寄、电传等通讯工具,贺年的“刺”由人或步行或骑马投送。当官的派公差,商贾地主差仆人,文人学士遣书僮,平民百姓中的户主也有将此事交与小辈的。

不少人为了联络感情,即使只闻其名不识其人者,过年了也要意思意思投个“刺”拜个年。请看清人褚人获的《坚瓠集》:“拜年帖,书某人拜贺,素无往来者,道路不揖者,而亦及之。”

投刺成了负担

富贵之家来投刺的实在太多,应酬不暇也不胜其烦,为省事起见,索兴在门口挂个箱子,似现在的信箱,用以接受各方投刺,图个吉利称之为“接福”。也有在门口挂个红纸袋接受投刺的,名曰“门簿”。

投刺的因任务繁重,往往在门外喊一声,未等回应,就将刺丢进箱子或袋里匆匆离去,待得宅屋内听到喊声出来时,已不见了踪影。因是送刺拜年的主人互不见面,所以又叫“飞帖”,《清嘉乐》:“有遣仆役投刺到亲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之,谓之‘飞帖’。”

又因是在门外投刺箱中袋里,谓之“望门投刺”,对此明人陆蓉的《菽园杂记》中有载:“拜年……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望门投刺,可不至其门。”

近代以来,随着邮政业在我国的兴起发展,至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古代的投刺拜年,开始被邮寄贺年卡所代替,如今又可手机发送、网络传达,省时省力又迅捷。“刺”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年节贺仪,也就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

“团拜”的起源

有人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团拜活动,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兴起来的;还有的说,团拜是改革开放年代移风易俗的新事物。其实非也,团拜本是传统习俗,且是源远流长古风淳。

溯团拜之源,发肇于周代的“朝正”,亦即新年岁首的朝拜。正月初一早上,各路诸侯与文武大臣会集殿廷,向周天子拜贺新年。汉代称之为“朝贺礼”,经魏晋至唐宋,直到清末,世代传承,规模之盛大热烈堪称空前。

参加团拜的除了皇室宗族、文臣武将外,还有属国的使节、少数民族的首领。他们一式地穿着华衣吉服,恭候在宫门外,待景阳钟齐鸣,禁门开启,在传召声中簇拥入宫,依次序站定。这时皇帝步出御屏入座龙椅,领班大臣带领百僚山呼万岁,拜贺新年。

“团拜”的延续与发展

上行下效,古代各级官府也多有举行团拜活动。下属、椽吏同至上司衙署,向长官恭贺新禧,共祝新年如意。并遴选地方上忠孝节义的模范人物参加,这有如现在各级地方政府联欢会、茶话会形式的团拜,邀请各界名流和各地代表参与。

唐宋时,团拜已成官场的例行公事。到了清朝,同乡会之类的团体如会馆等也兴团拜了。

民国建立,各行各业各公团的新年团拜蔚然成风。

古时候普通百姓也兴团拜,北宋年间已风行一时。一是宗族内团拜,男女老少汇聚在祠堂里,先是拜一族之尊长的族长,再是晚辈拜长辈。二是家庭里团拜,孙辈拜爷爷奶奶、儿辈拜父母,如《红楼梦》里贾府这样的大家庭里,不但要向“老祖宗”拜祝,奴仆还须拜主子。三是亲戚朋友邻居间的团拜,《梵天庐丛录》:“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

若问古时候的团拜与现在的团拜有何不同?古人团拜时围成圆圈,跪拜及地,《朱子语类·杂仪》:“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而现在的团拜既不要打圈,更不要下跪,鞠躬或拱手上下左右为礼,互致新年的祝福。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