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小病不可小觑
过大年前别忘看看牙
确保两节食品药品安全
喝酒交流感情不能不顾胃
冠脉搭桥手术 架起生命的美丽桥梁
“少吃辣”科学预防痔疮
公布上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刺营疗法或可改善
下一篇4 2012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儿过敏:小病不可小觑

苏洁 记者 胡敬东/文 倪路/图
 

孩子的茁壮成长是每个父母最大的心愿,但是现在孩子的体质却越来越弱,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经常发生,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食品多样化、人类生活方式变化、人与自然协调和人类演化过程等,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食物过敏逐渐受到医学界和家长的关注。1月10日上午9:30~10:30, 本报健康热线(0551-2623752)邀请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温晓红与读者进行了交流。

温晓红

主任医师,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任安徽省优生优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安徽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遗传学会安徽分会常委、合肥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合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合肥市病残儿鉴定委员会专家、合肥市手足口病专家组组长,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编写专著2部,发表中华级、CN核心期刊共2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大会交流。在省内较早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机辅助通气、换血疗法、全静脉营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等先进治疗技术。在省内率先开展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脑功能技术, 率先开展高危儿随访、早期干预,目前已随访800多例。在儿科疑难危重症诊治和新生儿疾病诊治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儿童最容易得哪些疾病?

温晓红:有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腹泻约占儿科门诊、住院病人的50%~70%。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小儿食物过敏也称食物变态反应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过敏性胃肠炎,是由某种食物或食物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小儿食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约6%~8%。

儿童最容易对什么过敏?

温晓红:小儿常见的食物过敏原:牛奶、鸡蛋、大豆。其中牛奶占3%~7.5%,以1岁以下婴儿多见,随年龄增长,小儿食物过敏症发病率明显下降。有食物过敏患儿常伴支气管哮喘,发病率6.8%~17%,而对牛奶过敏小儿,哮喘发病率高达26%。

食物过敏有哪些反应?

温晓红:食物过敏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有:消化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6个月以下小儿,胃肠道症状为主。6个月以上,皮肤损坏明显。消化道表现: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拒奶、溢乳、喂养困难、吞咽困难、下腹痛、睡眠不安等。严重患儿生长发育受限,缺铁性贫血、低蛋白血症、水肿。约50%~60%牛奶蛋白过敏累及消化道。皮肤表现:荨麻疹、皮肤发红非常痒,一片一片出现或者单独出现,来得快消失也快。呼吸道表现:鼻子、眼睛过敏,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红肿瘙痒,喘鸣重者呼吸困难。 上述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加重,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少数可能持续几天,症状可能很轻也可很重,危及生命。

如何判断宝宝对哪些食物过敏?

温晓红: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排查食物过敏原。(1)仔细观察宝宝饮食状况,将所吃的每一样食品记录下来,至少连续记录4天。(2)严格排查,持续跟踪。从宝宝最常吃、最爱吃的食物开始,仔细筛查所有可疑过敏原,如没发现过敏原,可从乳制品开始。在找出可疑过敏原后,进行持续跟踪测试观察,每次只针对一种食物,连续2~3周不吃,记录所观察的状况,再彻底更换另一种食物。(3)再度实验,避免误判。在确定食物是过敏原上,为排除巧合,进行二次实验,每隔3~4天增加一点分量,确认过敏症状是否再出现,记录所吃的可疑食物、出现的过敏症状、停用该食物后的反应。(4)多留心观察客观症状。如出皮疹、腹泻、便秘、呼吸道症状、易发脾气、晚上经常醒来等记录。

对疑似患儿,回避可疑食物1~2周,如果症状无改善,则食物过敏可能性不大,如症状改善,则行激发试验。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