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更宽了、桥更多了、城市更美了……在享受着“大建设”成果时,或许我们从没有刻意想起过那些整日与钢筋混凝土为伍的农民工兄弟。但是我们却知道,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就要过年了,我们能做些什么让农民工兄弟开开心心地暂别这座城市?近日,《市场星报》联合合肥市城乡建委等十家单位,共同推出“温暖回家路·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并将于今日正式启动。这种“爱心春运”值得大大称道!(昨日本报3版)
虽然买票难、上车难、春运难等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得到改善,因为中国人均铁路拥有量只有一根香烟那么长,硬件和运力非常有限。但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自身作为,多一些力所能及的个人努力、慈善爱心,给春运带来尽可能多的精神温暖、情感温暖,为那些出门在外的乘客送上一份家庭温暖、发自内心的关心,让他们得到更多精神安慰、人际信任以及守望相助的人格感染。多一些包容心态,多一些平和情绪,多一些宽宏大量的谅解。
得到了这种精神提升,就算是“春运难”仍然充满艰辛,乘客的旅途幸福指数以及春运疲劳感,就会化解很多。说白了,“爱心春运”所发挥的正是一种精神抚慰功能,一种美好的精神添加剂。
人人都希望“春运难”马上解决,可是,心里再急,心情可以理解,中国铁路运输的步伐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发展,失衡的产业结构造成的人员大量流动却需要循序渐进的解决,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嘛。所以,每个人都成为“爱心大使”、“平和心态”,多为春运难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帮扶。这也正是我非常赞赏“爱心春运”的原因所在。
遗憾的是,在焦虑已经成为国人普遍情绪的今天,在“有钱人焦虑没钱人也焦虑”的心理亚健康不断泛化的今天,对于“春运难”,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用心平气和、不急不缓的心态来认识了。更多人则是满腹牢骚,充满抱怨,甚至是剑拔弩张,满脸愤怒。负面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其结果,不但无助于春运难的解决,也让自己在整个春运途中“看啥都不顺眼”。这种情绪何尝没有偏激因素存在呢?
努力通过自我,给社会和“春运难”奉献更多正面和积极能量,说“爱心春运”就是“情绪平和剂”,就是春运助推剂,也是非常恰当的。多一些实事求是的理解和大爱,多一些包容和助推,“春运难”就能在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中和谐推进、逐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