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采购的问题,校车采购是什么样的采购,不是买车,是为政府找到一种更好解决孩子们交通问题的一种方案。”昨日上午,在中国(合肥)招投标创新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曹富国在谈到政府采购方面的问题时这样“炮轰”。
而这也是合肥首度召开招投标领域的大型专题论坛,由合肥招投标中心和决策杂志社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招投标领域知名专家、业内人士在合肥进行了一场空前的招投标“头脑风暴”。
招投标标准“严重缺位”
“合肥模式”将在全国推广
论坛上,曹富国梳理了国内招投标机制的发展脉络,以及30多年来的成果。而在招投标领域中,“合肥模式”一直备受推崇,在即将出台的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合肥模式”的很多做法也将在全国推广。
按照省社科院青年学者吕成博士的话说,“合肥模式”的理念就在于始终追求公共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建立了统一交易平台、综合专家库等防范自身风险的措施,此外,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相当突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加强了标前标后监管制度管理。
而合肥市招管局局长耿延强则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招投标机制实行5年来,合肥通过招投标项目15032个,交易金额2040亿元,累计节约资金和增值资金620亿元,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高投资综合效益、打造良好政务环境、预防遏制腐败和商业贿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曹富国一直对政府采购深有研究。昨日在论坛上,在谈到政府采购职能时,他举例,近期备受关注的“校车”问题,从根本上是采购的问题。
他认为,校车采购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买车”,是为政府找到一种更好地解决孩子们交通问题的一种方案,所以安全问题非常重要。而安全条例只是我们采购中的一个技术,一定要把国家的校车安全条例、法律上强制性的要求内化到采购中。“就看采购者是把校车当成什么样的采购,是买车?还是成本运营?是站在公共服务,还是私人市场上去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政府是一个最终的责任主体,校车是一个典型的公共部门需求的行业,所以一句话,根本的问题还是靠采购职能,采购者要为政府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一个更好的采购。
“校车之祸”根源在于采购
中国招投标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小林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目前国内招投标领域的一些弊端,诸如招投标技术管理标准严重缺位,各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层层出台招投标操作规定,导致市场条块分割,规则互相矛盾,大大增加了无谓的行政干预和争议,大大地降低了交易的效率。
同时,目前不少招投标的做法过于关注形式公平,而忽略内容科学。通过制定和强制推行简单化、格式化、绝对化的规定,解决招投标某些形式公平问题。但殊不知,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各种招标方式、评标方法固有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忽视了各种招标项目的独特性。
此外,行政管制和信息不畅加剧了市场诚信缺失以及虚假招标屡禁不止等问题,也值得招投标领域集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