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肥金寨路拐个弯,沿着8车道的黄山路一路向西,路的尽头是大蜀山,而沿途经过的最后一站就是高新区,这里曾经是合肥人眼中的“西伯利亚”,如今却变成了高新产业聚集区。
“当开车行驶在黄山路上时,就有人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刚进入高新区,一位工作人员就忙不迭地向记者介绍起这个极具科技魅力的区域,而记者对高新区的认知,也是从这一个细节开始的。
一块屏幕说出合肥堵不堵
16:35,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内,8块拼接而成的屏幕正将合肥的交通情况展露无遗。
“看,绿色代表畅通,黄色和红色分别代表着轻微拥堵和拥堵。”安徽科力公司技术总监吴坚指着各种颜色的路段向记者解释。
记者看到,那时的合肥,有24条线路最堵,其中人民路至金寨路段的长江中路行驶最“龟速”,平均车速只能达到3km/h。
十一年前,科力公司从研究所中“蜕变而生”,而变的最大动力就是创新。吴坚将这个概括为“智能交通”,“不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让自己采用想要的交通方式,找到最合适的出行线路,这其中包括公交、自驾和步行。”“智能交通”的第一站是在宁波,不少路段上都可以看到城市的即时交通,但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技术背后的团队来自合肥高新区。
在高新区的版图上,晶澳太阳能、格力空调、三洋公司、长安汽车、帝元生物、科大讯飞等,一长串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都选择在此“安家落户”。
用一家企业负责人的话说,来这里是冲着“高新”,来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又添了不少“高新”魅力。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7.8%,家电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并驾齐驱”。
一家企业的角色转变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算得上是高新区的“元老”,从1994年进入高新区,它的发展可以说是高新区成长的一个缩影。
“从一个工厂到三个工厂,从占地110亩到1000亩,合肥三洋这17年在快速长大。”合肥三洋行政人事总监杨仁标掰着手指告诉记者,第二工厂在合欢路,第三工厂在南岗工业园,三洋扩建的目光始终没有投向高新区以外的区域。
变化的不仅仅是面积,合肥三洋的产品也已经从洗衣机延伸到微波炉、净化器等小家电,年产值预计也将从6000万一跃到70亿元,“最重要的是,三洋从原来的合资公司‘变身’上市公司,这是一个大的飞跃。”
记者了解到,仅仅是今年上半年,第一台不锈钢内桶洗衣机问世,多项国家标准是由高新区的一家企业“主笔”,一家汽车公司也可以达到年产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
企业发展起来,自然会引来上下游产业的关注。
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合肥三洋的配套企业,相中了家电产业集聚的氛围,也在高新区安家。杨仁标打趣道:“说起来,我们还是大媒人,吸引更多的企业,可以既竞争又合作,抱团发展,甚至形成产业集群。”
一块土地的千亿目标
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汪芹的眼中,合肥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高新企业孵化方面一直走得比较靠前,特别是高校、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上,孵化器让企业不至于很快就“销声匿迹”。
对于“十二五”,合肥三洋瞄准了200亿产值的目标,除掉现有的产品,还将造出三洋牌冰箱。
关于未来,科力公司将用更先进的技术采集交通信息,并计划把GPS装上每一辆出租车。
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兵也对这块创业的土地有着自己的期许,到2012年,实现集中新建区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年均增长36%以上,进一步彰显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强、规模大、附加值高的特色。
有人说,企业缺人才,熟练工经常跳来跳去;有人说,企业缺钱,银行银根收紧直接断了企业的资金源。
机遇与挑战并存,合肥高新区的明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越来越多,上市企业的身影或许也将“开花”,公共安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集群将一个个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