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勇立潮头的滨江之城
2011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开放 诚信 务实 创新
芜湖 勇立潮头的滨江之城

记者 赵汗青 王小雨
芜湖镜湖一景(资料图片)
 

芜湖是徽商的第一立足点、第一门户,一直都是各种地域文化激荡交流之地,有包容四方的城市底蕴。

“凝聚各种智慧和力量,培育一种不断吐故纳新、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大气。”芜湖市相关负责人在阐释芜湖市城市精神时说,“开放,诚信,务实,创新是芜湖的城市精神。”

赭山下广济寺恒久弥新,镜湖畔鸠兹广场神采飞扬。穿行在芜湖的大街上,感受这个城市的精致、清雅和华美。“长江的暖风吹在每个芜湖人的脸上,把这个城市也吹美了。”开出租车的胡师傅这样评价这个城市。

金婚老人晒晒幸福

2011年9月30日上午9点,芜湖长江“凤凰”号游轮上人头攒动。家住芜湖市花园路83岁的王传杰和82岁的武秀英夫妇登上游轮,参加芜湖市镜湖区首届“金婚银婚晒幸福”活动。尽管当天阴雨连绵,参与活动的50对金婚夫妇没有一对迟到。

参加当天庆典活动的,有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老英雄,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省“五一”劳模,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婚龄最长的已相伴68年。这50对伉俪再次步入幸福的红地毯,不少老夫妻还现场晒起自己的幸福和爱情故事。

芜湖市镜湖区文明办主任杨珍说,50对金婚夫妇参加晒幸福,50个春夏秋冬、18250个日日夜夜里,这些夫妻们用温柔真情、用理解宽容践行和回答了什么叫海誓山盟、坚贞不渝,他们对夫妻之间相处之道的理解,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

“做实事最能体现在社区工作上,你是不是实实在在地在干工作,是不是在真正地帮扶群众,社区居民看得一清二楚。”芜湖市弋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玉红说。

邻里互助温暖人心

邻里互助,人心暖了,每个家庭才有祥和气氛,对此,芜湖市周家山社区的周阿姨体会很深。

2010年她生病住院,因为儿女都在外地上班,周阿姨基本上是一个人在医院里,缺人照顾。“当时邻床的病人是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叫盛丽娟,老伴王保健在照顾她。王保健已经70岁了,看起来很瘦弱,身体也不好,但是见我没人照顾,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帮我把能做的都做了。”周阿姨说。

“看我腿不好,王保健每天都搀我去厕所,像对家人一样细心。最让我感动的是,老两口出院后的第二天早上,他们又来到医院帮我做这做那。后来每隔几天,他们都要来一趟。我真是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周阿姨说,也许自己的亲人、晚辈做这些并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们和自己是萍水相逢,而且也是老人,并且身体也不好。

“盛丽娟、王保健老夫妇,一直是社区的志愿者,他们帮助过的人可不只周阿姨一个,社区居民遇到什么事他们都喜欢帮一把。”芜湖市周家山社区党委副书记王莹说,社区通过推进身边人影响带动身边人的方法,让大家更多点参与意识和集体精神,只有互助才能真正温暖人心。

企业资金难政府来引导

在“徽商文化”的催生下,在芜湖,以奇瑞公司、海螺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时代的徽商企业,雨后春笋般在芜湖迅速崛起,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同行业中领先。

今年由于种种原因,芜湖资产在2000万以上2亿以下的企业融资难问题逐渐显露。2007年成立的安徽京之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健生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以来发展很快,资产翻了一百倍,还多元化发展,开了多家分公司。“我们现在还想走得更快些,但目前的货币政策‘比较紧’,融资很困难。”

朱健生的公司并非特例,芜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杭靓主任介绍说,近年来芜湖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相当规模。但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此,芜湖市通过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帮助企业融资,整合资源建立自己的融资服务体系。截至2011年8月底,服务中心接待咨询人数已达400多人次,整合服务机构30多家,累计为企业解决融资金额1.1亿余元,并且建立了拥有100多名高水准的专家人才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整合大型金融机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资源,形成具有芜湖特色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杭靓说。

正是由政府的引导,芜湖的企业发展才更加迅猛。2010年,芜湖市经济总量跃上千亿元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美元。全部工业销售收入达2200亿元,增长35%。实现财政收入200.7亿元,增长3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8亿元,增长36.6%。

互 动

“城市精神大讨论” 邀请您参与

本报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将继续推出“星报记者走基层之寻找城市精神”大型系列报道。通过对安徽不同城市的 “城市精神”的寻找,挖掘每个“城市精神”的深层次内涵。

为使此项活动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本报发起一场“城市精神大讨论”,欢迎您提出自己的看法,您认为您所在的城市具有何种城市精神,或者需要弘扬什么样的城市精神,请您拨打本报热线:0551-5223760;您也可以把自己的看法写成文字,发送到邮箱wangtao00007@163.com。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