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沪市跌78.98点,跌幅3.17%,盘中触及2319点历史低点。12月1日,沪市涨53.45点,涨幅2.29%。12月2日,沪市涨26.2点,涨幅1.10%。12月5日,沪市跌27.44点,跌幅1.18%。
在月末月头交接的几天里,A股上演了可谓惊心动魄的乾坤大挪移。相信很多投资者手机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截然不同的建议轰炸了一遍。正如笔者接收到的信息从11月30日下午的“操作上谨慎,勿盲目抄底”变成了12月1日早上的“建议持股或加仓参与反弹”。然而A股在这朝夕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更,进入12月份,面对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B股不鸣则已,一鸣就是暴跌
11月30日暴跌的导火索——B股。11月30日A股暴跌之前,是B股的集体“暴动”。B股的暴跌是因为国际板的呼之欲出而地位岌岌可危。其实平常低调的B股自2011年以来已经上演了4次类似暴跌事件。
从每次B股的暴跌都传出高盛的唱空来看,外资对中国投资市场的谨慎度越来越高。
作为为外资投资中国市场而存在的B股自然会因为国际板的推出而地位岌岌可危。当然,一方面是国际板将有取代B股的可能,另一方面则是投资中国概念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从B股的走势和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股市被抛售中可略窥一二。
虽然B股历来被称为价值洼地,但如今面对国际板的威胁和外资的撤离,未来走势依然不明朗,不足10亿元的成交额下暴涨暴跌太容易被资金撬动。
暴跌逼出政策,货币政策放松
然而观望的态度维持了不到一天,A股的节奏再因为“准备金率的下调”而被打乱。11月30日晚7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上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之后货币政策“微调预调”的又一举措,下调准备金率是政府货币政策放松的导向。自2307点以来的反弹基调就是基于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因而央行下调准备金率并不在市场预料之外。
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冯玉明就指出下调准备金率是在预期之内的。从11月中旬当时的市场资金情况来看,如果外汇占款延续目前较低的增长趋势,则年末资金面仍可能更紧,准备金率就需要作出调整。
机构大多保持谨慎,筑底过程仍将延续
从国际板传闻,到证监会辟谣,到央行下调准备金率,A股在瞬间实现了筹码转换、预期变更。进入12月份,面对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又该如何应对?从11月初的反弹到回落,A股在2300~2500点之间的运转,你赚到钱了吗?对于众多投资者来说,踩对节奏跟随反弹,获得了收益,然而一个利空下来,前期获益尽吐。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保持谨慎,他认为,这次准备金的下调并不能改变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仍然较紧的判断,该情况会持续到明年年中。从长远一点的周期来看,在大资金开始布局2012行情的时候,兴业全球基金投资总监王晓明表示对明年股市比较谨慎。“今年底明年初市场投资机会不大,明年不会有大的整体性机会,较好的反弹或最早可见于2013年。”王晓明这样表示。